第31章 天人境 (第2/2页)
天下有可能知道去哪里找的,只有朝廷、武当、少林三者。朝廷那边显然是一滩浑水,没摸清底细之前,李淼不想贸然蹚进去。所以他只能寻求武当和少林。
眼下,李淼终于向最可能知道答案的人,问出了这个问题。
行迟点点头:“和尚就知李大人当有此一问。”
“只是,我少林传承已久,中间也数次遭遇过险些灭门的险境,许多前人的典籍都已经丢失。”
“而且,达摩祖师虽然武功高深,却是以佛学开宗立派,对这件事,也没有留下确切的说法。”
“所以和尚也不能给李大人一个确切的答案。”
李淼叹了口气:“如此吗。”
虽然隐隐感觉可能得不到想要的答案,但听到行迟的回答,他也不由得有些失望。
行迟却是摆摆手:“虽然不能给李大人确切的答复,但和尚当年习武有成,也曾在寺内的典籍中查过这件事情,多少得出了一些猜想。”
“后来河南那场大灾,和尚救人时损了根基,断了在武学上更进一步的念头。此事也就放下了。”
“既然李大人问起,和尚就将这些猜想与李大人说一说,也算抛砖引玉了。”
说罢,行迟转头看向永戒:“你也来听一听。”
等到永戒应声在一旁坐下,行迟才缓缓与李淼说道。
“李大人,你既然与朝廷牵扯不深,又已经三路归一。”
“可是尝试迈过那一步之后,通过某种法门自行残缺了境界,从而规避了‘天人五衰’?”
少林果然底蕴深厚,行迟武学境界说不上多高,但仅凭与李淼的几句话,就已经猜到了李淼的境况。
李淼点点头:“大师所言不错。”
“当年我先修‘须弥’,再修‘金刚’。两路集于一身,立刻就陷入‘天人五衰’,险些丧命。”
行迟点点头。
“李大人果非凡俗人物,竟能从此事中生还。”
“只是,李大人是否想过,‘天人五衰’这个词,代表什么?”
“当年将这种情况称呼为‘天人五衰’的前辈,难道就只是从我佛门经典里,找了个合适的词贴上去吗?”
“就只是因为两者外在的表现相近吗?”
李淼眼睛亮了亮。
“还请赐教。”
行迟点点头:“这个词,指的是天人于寿命将尽时所表现之五种异象。”
“所谓天人,指的是生活在天界的神人。自存在开始就已经超脱,享有种种神异,心性也无需打磨,自然圆满。”
“等到这些天人将死,就会出现衣服垢秽、头上华萎、腋下流汗、身体臭秽、不乐本座等五种表现。”
说到此处,行迟顿了顿。
“但,想到此处,和尚就自然出现了一个疑问。”
“已经圆满的天人,为什么会死?”
“修行已经够了,又如何会跌下莲台?”
李淼对宗教这事儿不怎么感兴趣,也没办法跟行迟探讨。
行迟也看出了这一点,笑了笑,继续说道。
“且说这绝顶之上,在少林的传承里,这个境界,无论是一路、两路、还是三路,都被称为‘天人境’。”
“因为无论几路,只要修成了,就是修行已经够了,已经‘圆满’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