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 第三百二十六章 重武轻文,祖坟松土!

第三百二十六章 重武轻文,祖坟松土!

第三百二十六章 重武轻文,祖坟松土! (第2/2页)

二对二,四人的目光都望向了次相胡宗宪,以胡宗宪的为人秉性,李春芳的心思微沉,情况对他不太有利。
  
  但忽然间,李春芳露出了喜色,而海瑞的脸色却难看到了极点,胡宗宪投出了关键的赞同票。
  
  三对二,内阁“复六艺”决议通过。
  
  海瑞拂袖离去。
  
  而高拱、朱衡坐回案牍,继续解理政务。
  
  详细奏疏之事,由李春芳撰写,胡宗宪望着对面喜形于色的李春芳,摇了摇头。
  
  大明武事颓废已久,兴武之事迫在眉睫,李春芳的提议固然“歹毒”,但大明朝急需重燃尚武之气,这对未来战略世界有着重要意义。
  
  再就是,武德充肺,并不意味着江山社稷混乱,民间不稳,不知为何,胡宗宪总觉得,李春芳不但不会如愿,反而会将如兴化李家那样的大族给推向无垠的深渊。
  
  百姓血气如龙,凡有不平,就敢亮剑,如遭不公,就敢相搏。
  
  那么问题来了,这天底下,究竟是高高在上,见不到、摸不着的皇帝陛下迫害了百姓,还是那些持权而傲、近在咫尺的高官、显爵、豪强、地主在迫害百姓?
  
  百姓是会冲入重重禁卫的西苑去袭杀皇帝陛下,还是会道中伏杀只给护卫些许银两的官吏、势力呢?
  
  谁都可能死,但先死的,肯定不会是圣上。
  
  ……
  
  玉熙宫。
  
  朱厚熜看着内阁呈奏,改六经为六艺,不妨说是将大明朝建设的十万座社学学堂改成了社学武堂。
  
  学堂、武堂,都不影响基础的识字,而之上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将全面武装每个学子。
  
  时间是个轮回,重文抑武、重武轻文,兜兜转转,现在,轮到了武道大兴。
  
  也是啊,征战世界,国民没有充足驾驭世界的血气怎么行?
  
  阁老李春芳在这道奏疏下,隐藏的种种计谋,朱厚熜自然是看了出来,难得的,露出了笑容。
  
  比谁活的长久?
  
  朱厚熜倒想看看,兴化李家,到底还能再传承多少年。
  
  唤来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太监黄锦将奏疏加印,再发还内阁,降至全国。
  
  兴化李家擅书。
  
  妖魔、志怪等书,又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在此道上,兴化李家的名声很大。
  
  李春芳和门客吴承恩写的西游记,锦衣卫是逐字逐句抄录递送到宫中,之前朱厚熜已经敲打过李春芳一次了,李春芳和吴承恩也对部分内容进行了删改。
  
  但也只改了“狮驼岭”的情节,而对“车迟国”中,国王沉迷修道,忽视朝政,“朱紫国”中,锦衣卫、司礼监两个大明朝特有的衙门,特务、宦官干政没有任何改动。
  
  这讽刺的是谁?
  
  作为读者,朱厚熜对这本艺术水平很高的著作评价也是很高,但作为书中主角,朱厚熜的心情就不那么美妙了,再胡言乱语,就只得开了李春芳、吴承恩的“盒”了。
  
  “是。”
  
  ……
  
  在“重武轻文”的新国策下,那个敲打,除了一些有心人外,没有太多人在意。
  
  一时间,高拱内阁被骂上了天,连那些决心避世隐居的儒家硕儒都被逼了出来,纷纷张榜贴文,痛骂高拱内阁全是欺师灭祖、离经叛道、数礼忘文……的小人。
  
  特别是内阁首辅大臣的高拱,新郑老家、山西祖籍的祖坟,河南、山西两地都上报了有人夜间为其“松土”的情况。
  
  吓得两省巡抚连忙派人修复,然后让人日夜守着,有内阁一百多年,可还从没有当朝首辅大臣祖坟被刨之事发生。
  
  即便是严嵩、严世蕃父子作恶多端,罪恶昭彰,生前也无人敢动其祖坟。
  
  显然,高拱的“声名”已经超过张居正了。
  
  高家祖坟动不了,但那些硕儒却没想着就这样善罢甘休,直接化身“泼妇”,就在高家祖坟、高家门前开骂。
  
  甚至托人给高拱带了话,让高拱把祖坟再加固加固,最好用金汁去砌,别让人给骂裂了。
  
  而高拱却完全还不了嘴,更动不了那人,只因那人姓李名麟山,是山东籍前官员,在朝时官至中宪大夫、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区区正五品,在高拱这,别说是离朝,就是在朝,高拱也有千百种方法整死想骂裂他高家祖坟的家伙。
  
  可李麟山,是高拱的恩师之一。
  
  从龆龄时,高拱便入得李麟山门墙,转眼四十载,这份师徒之情尚在。
  
  不论恩师怎么骂,哪怕真从长清拿着铁锹去刨高家祖坟,高拱也只能受着,还要说一句“恩师辛苦”。
  
  科举改制,文道一落千丈,作为内阁阁老兼礼部尚书,海瑞坚决贯彻国策,将原先意欲大招饱读诗书礼易春秋之辈为社学讲师的计划,改成了重招礼法、乐舞、射箭、驾车、书法和算术为社学讲师。
  
  为此,一些家道中落子弟、剑舞者、军中神箭手、车行老把式、书法大宗师、酒楼账房应试通过,专业专授。
  
  以李春芳为首的朝廷阁老六部九卿大臣从不干涉、不反对,他们在等着,这些原是底层的人成为社学讲师,会将数以千万计的孩童给教成什么玩意。
  
  ……
  
  四川,顺庆,南充。
  
  执行国策两年,陈以勤携两个儿子陈于陛、陈于阶回返家乡清丈田亩、均地于民,回都回来了,当然少不了一场祭祖。
  
  陈家为此大摆筵席,施饭于万民,凡在南充之人,一日皆有三餐所施,靡费无数。
  
  一向只收不出珍藏手札的陈家,为了凑到足够的肉食、粮食,不得不变卖了三份圣贤手札,让陈家族老们心疼不已。
  
  但这难得的盛世,陈家终于走到了为之努力四十代人、七百年梦寐以求的世家境界,适当的出血,还在承受之内,所有的陈氏族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告祭过祖先,陈以勤便得知了科举改制之事,也知道了内阁,或者说李春芳的所为,不禁叹息道:“兴化李家,大抵是完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