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不革命 > 第四二零章 核工程状况

第四二零章 核工程状况

第四二零章 核工程状况 (第2/2页)

而天然铀中的铀235只有大概0.72%的比例。
  
  剩下的绝大部分都是铀238,占比高达99.275%,都无法直接用于原子能武器生产。
  
  只能用来制作贫铀弹,或者作为三相弹的外部涂层。
  
  最后的0.005%是铀234。
  
  原子能武器生产技术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困难一个环节,就是如何把铀235从化合物中分离出来。
  
  在朱简烜的记忆中,分离铀235的方法有两个。
  
  一个是气体扩散法。
  
  用类似网筛的过滤膜,把含有铀235的六氟化铀筛出来,再将其还原成纯金属铀。
  
  另一个方法是离心法。
  
  把六氟化铀气体通入离心机中,用离心机把更重的含有铀238的六氟化铀甩出去。
  
  相对而言,离心法效率更高,耗能更低,上限也更高。
  
  但是对生产工艺有较高的要求,高速电机和高速离心机都是需要攻克的难点。
  
  朱简烜上辈子早期的原子能产业,基本都是以气体扩散法为主。
  
  一直到六十年代的时候,离心式铀浓缩才作为第二代浓缩技术,逐步成为了主流。
  
  也真正让原子能武器得以大规模的量产。
  
  现在朱简烜经过几年的准备,把五六十年代的电炉电钢和电渣重熔钢折腾了出来。
  
  离心机的生产也就有了保障。
  
  大明的工匠们,在用气体扩散法完成基础实验之后,在工业化生产的过程中,就直接转向离心法。
  
  直接不搞大规模的气体扩散法生产了。
  
  前提准备工作基本就绪,确定了离心机可用之后,就可以建设大规模浓缩铀工厂了。
  
  相应的资源和人手的需求,朱简烜都已经提前批好了。
  
  工程院上的这份报告,只是定期向朱简烜汇报,相关的工程进度到什么地方了。
  
  按照朱简烜现在了解到的情况,浓缩铀工厂的厂房已经准备好了,甚至连离心机都已经生产了一大批。
  
  朱简烜确定相关思路是可行的,工匠对朱简烜的指导也完全相信,再加上逐渐的无上权威。
  
  所以工匠和工厂方面,都是一边研究验证研究,一边直接动工生产相关工具。
  
  验证过程只是为了得到准确数据,形成明确的理论体系。
  
  对于一个大型工业国而言,这个工程的消耗其实并不大,大明现在的发电量足够应对。
  
  不过为了确保工程本身的绝对稳定,不受外界变化干扰且尽可能保密。
  
  朱简烜还是下令在蓟州专门建设了一座发电厂。
  
  直接使用四套航空母舰的动力机组,驱动大型发电机为整个工程供电。
  
  舰载动力机组,能耗比并不是最高的,但能够在不稳定的环境下,在各种情况下保持运转。
  
  舰用动力机组使用燃油作为燃料,方便持续稳定供应燃料,减少后勤相关的人员,提高安全性并减少泄密可能。
  
  四套最新的动力机组,总输出功率约为八十万马力,相当于总装机量五十八万千瓦,折算成发电量是是每月四亿度出头。
  
  二战时期美国搞得曼哈顿工程,用于铀浓缩的橡树岭工厂和相应的实验室,中的变电站容量的是每月两亿度。
  
  当时整个美国,每个月的总发电量,大约是两百亿度,是橡树岭工厂和实验室变电站容量的一百倍。
  
  所以,美国当时的两艘列克星敦级航母的发电机,都能供应橡树岭工厂和实验室的用电量。
  
  后世网络上广为流传的说法,所谓“消耗了全美七分之一的发电量”的数据,应该是营销号张冠李戴的结果。
  
  六十年代冷战的巅峰时期,美苏两国疯狂核扩军时代,美国整个核工业体系的耗电量,达到了每个月二十四亿度。
  
  当时美国的总发电量是每月一百四十亿度,算起来美国当时就是拿了六分之一发电量去生产核武器。
  
  不过那个时候,美国用的主要还是气体扩散法,这种批量化生产的耗电量非常恐怖。
  
  美国人都撑不住那么大的耗电量,所以才研发了新的离心法。
  
  耗电量降低到了气体扩散法的八分之一。
  
  朱简烜下令建设的这个专用的燃油发电站,如果用来供应气体扩散法浓缩铀的量产,只能算小规模的单个工厂电源。
  
  但是用于供应离心法浓缩铀工厂的话,那就已经足够应对冷战巅峰级别的核扩军速度了。
  
  当然,这些耗电量数据,仅仅是浓缩铀本身的消耗,还没有计算其他的的实验和工程项目的耗电量。
  
  整个曼哈顿工程的花销,肯定是非常巨大的,也肯定是非常的浪费的。
  
  因为他们属于探索者,他们最初不知道怎们做才是正确的,所以各种提炼和制造方案都摸索了一遍。
  
  美国在工程开始的时候,才去满世界的找可用的铀矿石,最后找到了非洲去。
  
  非洲的基础设施落后,开矿的方式也非常的原始。
  
  曼哈顿工程早期,还尝试过电磁同位素分离法,这个方案的耗电量比气体扩散法还要离谱。
  
  而现在的大明,由于朱简烜的早期布局,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
  
  研究方向,技术方向,原矿开采,工程设施,设备材料,电力供应等等……
  
  似乎在工程有需要的时候,就已经被送到工匠手边了。
  
  还在实验完成的时候,就直接转向了最为成熟的离心法浓缩铀。
  
  大明现在的原子能相关研究的花销,可能并不比当初美国人的花销少。
  
  但却全都用在了刀刃上,几乎完全没有大规模的浪费。
  
  朱简烜预计,最多再过三年,工匠们完成理论汇总,工厂也能完成实验性武器。
  
  三年内就可以找地方做实际的爆炸实验了。
  
  原子弹爆炸实验,可不能随便什么地方都行的,如果单纯是爆炸威力大也就罢了,关键是早期原子弹的污染是无法避免的。
  
  所以朱简烜翻了报告之后,就专门批复也是另外下令。
  
  要求澳洲负责铀矿工程建设的部队,深入欧洲的内部沙漠中去准备核爆试验场。
  
  荒凉贫瘠的澳洲内陆,适合干这个事情的地方不难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