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零章 核工程状况 (第1/2页)
人类发现放射性元素的过程颇为漫长,意识到放射性元素能够用于裂变武器的过程同样漫长。
如果单纯从理论层面出发,完成相应的实验和研究并意识到原子能武器的可能性,肯定需要非常漫长的时间。
大明乃至现在这个世界上,相关的理论研究都还不完善,只是在朱简烜的指引下进了个门。
但这不妨碍朱简烜带着工匠们直接上手,把相关的成品直接做出来。
朱简烜是个穿越者,本来就知道原子能武器是可以实现的,还知道大概的原理和方向。
知道某项东西是可以实现的,就是穿越者的最大仰仗。
那么朱简烜就可以走经验科学的逻辑,直接动手做东西的同时完成理论总结。
人类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期,科技革命及以前的绝大部分技术,都是经验科学的路线上走出来的。
那时候的科学原理就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
就是人先摸索着去做,确认怎么做可以成功,在成功的过程中总结规律,
再用规律反过来指导后续的动作,确保后续动作的成功率。
近现代科学的最重要的标志性的特性,是“对自然规律的抽象化精确表达”。
比如说,古人就已经观察到不同颜色的火焰产生的热度不同,知道他们能形成不同的灼烧效果。
而近代科学要做对火焰的温度做量化,具体到多少的刻度的时候颜色会变化,灼烧的物品会发生什么变化。
古典经验科学是定性分析,知道发生了什么,现代科学要做定量分析,做具体完整的细节复原。
最后再将整个过程的变化抽象化,用尽可能简洁准确的公式和描述去说明变化条件。
但并不是说,经验科学在现代科学中就没有用了,它仍然是科学的基础。
如果连方向都没有办法确定,度量就根本无从谈起了,自然也没有办法做抽象化描述。
就算是到了新世纪,搞飞行动力研究的人,仍然要依赖风洞试验。
就是要通过实际的观察,分析什么设计更合理。
超算模拟核试验的前提,也是已经获得了具体的核爆数据,然后才能用数据为基础建立模型去分析。
如果没有基础数据,或者凭空脑补数据,那模拟结果也没有意义。
理论科学肇始于经验科学,不断地深入发展出了各种新技术,甚至让人感觉宛如神迹的抽象化的技术。
但是,在一个“方向”下的量的研究是有其极限的。
比如说硅半导体的极限已经近在眼前了,在逼近极限的过程中,每年的实际升级幅度会不断降低,直到停滞。
必须寻找到新的材料,才有可能出现跨越式的发展。
怎么找到新的材料?材料研究是非常混沌的学科,因为现在还没有成熟的全面的理论作指导。
所以在测试前无法准确预判结果,只能根据经验预估个大概可能性。
具体成果如何,还要去试过才知道。
整个过程宛如炼丹,反复不断地改变条件去尝试,这种方法当然非常的烧钱也烧时间。
而这个过程就是在积累经验,在模糊和混沌中寻找成果。
找到可能的结果之后,再将过程描述出来,以便于后续能够复现。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不同材料可能引发的现象,总结这个“炼丹”规律。
朱简烜现在能做的事情,就是直接把方向直接拿出来,让工匠们完成度量的工作。
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准确的抽象化表述,完成他们的理论研究。
人类最前沿的科技工程,粒子对撞机的本质上就是用石头砸石头,观察会有什么样的效果。
只不过用来砸的两块石头都是高度特化的。
现代人工智能研究,也是在模糊中前进的,正在形成理论,而不是已经有了理论。
由于教育体系对“科学思想”这个概念的过度推崇,导致很多现代人过度鄙夷经验科学的概念,也导致很多人对科学发展的过程产生了误解。
古往今来的科学发展过程,绝大多数都是先有了技术,再从技术中总结规律,再根据总结规律的思路形成思想。
而不是先有思想,由思想产生规律,再由规律引出技术。
科学原理是对自然规律的总结,科学思想是对总结自然规律的方法的总结。
朱简烜对原子弹的研究准备,如果尽可能的追根溯源的话,甚至可以一直提前到吴国时期。
朱简烜在澳洲当吴国国王的时候,就已经安排了澳洲铀矿的开发准备工作。
从南澳府也就是朱简烜前世的墨尔本地区开始,沿着海岸线向西八百公里,有一个规模更大的海湾。
海湾中间伸出一个半岛,将大海湾一分为二,东部海湾的东侧,有一段海岸山脉,山脚下的降水量比其他地方略多。
吴国的澳洲开拓期间,安排移民在这里建设的军屯卫所山海卫驻地,现在已经变成了山海府城。
负责管辖大海湾周边的开拓区,以及深入内陆的大面积的半干旱地区。
这个山海城大概在朱简烜前世阿德莱德的位置,从这里向北方内陆挺近五百多公里,就能找到澳洲最大的铀矿了。
所以朱简烜对山海卫的建设,当初就稍微多给了一点关注和支持。
不过任何人都想不到,这个地方的开发和建设,跟后来的具体的铀矿开发有什么直接关系。
实际上直到十几年以前,朱简烜才正式安排军队负责,完成了当地的矿场勘探。
然后修建了铁路和公路,准备好了工程机械,建设了厂房设施。
铀矿开采出来之后,在原地完成初步的矿石处理,送到山海城的工厂完成浸出提炼。
获得相对纯净的铀化合物,重铀酸盐黄饼。
黄饼装船送往大明本土,在顺天府城东八十多公里外的蓟州城外,通过化学方法转化成六氟化铀。
从矿石开采开始,直到化学转化的这一步,其中所含的铀元素都有三种同位素。
铀238、铀235,铀234,类似氢的氕、氘、氚三种同位素。
三种同位素中,可以比较简单的形成链式反应,可以用于早期原子能武器的只有铀235一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