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3章 采购订单的优先权 (第1/2页)
中午连午饭都没来不及吃,周不器就回国了,在飞机上简单地吃了点日式的海鲜宴,味道还可以。
日式的餐饮吃得不太习惯,还不如法式牛排、西班牙火腿吃得过瘾呢,最符合口味的大概就是海鲜了。
回到了首都,周不器去了畅游总部。
畅游要跟华为谈一笔价值超过10个亿的大合同,主要就是从华为采购一些通讯设备、硬件设备。
这种大生意,得有人镇场才行。
任羽辛还在日本处理游戏业务的后续工作,没法回来。老张已经回老家,准备过年去了。就只能是周不器匆匆回国,来接下这个任务了。
周不器这些年跟华为的关系不错,有很多的业务往来,甚至在行事风格方面,他也在以任老总为榜样,风格极其低调。
就比如央视评选的那个年度经济人物,周不器和任老总完全有资格当选。
过去这一年,华为是国内唯二的排进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周不器就更不用说了,赫赫声名享誉海内外。
不过,他俩都推辞了。
不抛头不露面,不参加这种活动。
这几年的国内,除了业内人士,没人知道任老总是谁,甚至华为这家公司大家都没怎么听说过。
过些年就不一样了,华为的知名度传遍大江南北,这其实不是华为的初衷,不是任老总的本意。
华为是脚踏实地搞研发的科技企业。
研发的过程很辛苦。
尤其是高科技领域的研发工作,保密性都很强。
如果想保密,就一定要低调。
越低调越好,最好不要让人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所以在研发领域就有一个很荒诞的现象,那些口号天天喊得很响亮,找了各种官员、院士、学者、专家们站台,开了各种学术讨论会,引起全民欢呼雀跃的科研项目,一定不怎么样,骗子扎堆、一地鸡毛。
一旦有正经公司脑子一热,被那些庞大阵势给忽悠了,靠着一腔热血真的冲进去了……亏个500亿全身而退,那都是最好的结果了。
如果是有高价值高技术的科研成果,那研发过程都非常寂寥,外界毫不知情,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没有竞争对手的觊觎和窥视,自甘寂寞……
过去二十年里华为迅速地成长,从做贸易的代理公司变成了有着一整套完全技术产权的科技巨头,其实就是任老总的这种低调策略的意义。
等过些年,时代变了,就不行了。
新时代之下,华为要配合国家政策上的需要,想低调也低调不了了。新战略之下,要否定联想模式,并推出一个具有新战略标志意义硬件研发领域的民族企业,找来找去……就只有华为一家,就只能站出来了。
一旦不低调,很多混乱的事情就不可避免了。
去到了畅游,周不器见到了华为的轮值董事长徐总,两人此前见过七八次,也算是比较熟悉了,很友好地握手。
就是这位徐总是技术出身,口音很重,沟通能力不强。
不过,双方只是带头人。
是最终的决策人。
具体的谈判,都是手下更专业的团队去做。
简单的会面过后,周不器先去办公室,收到了两位副总的材料,主要是采购一些交换机、路由器和储存设备,总价值超过12亿元。
有一个郑健的负责技术采购的副总的私下建议,说这种产品的利润率很高,尤其华为有着比较完整的知识产权,向外支付的专利费比较少。
这就意味着,这12亿的成交额里,毛利润可能会达到6亿-7亿。
周不器有些惊讶,“这么多?贺阳跟我说过,联想的那些机器,毛利都很难超过20%。”
郑健道:“联想没啥技术含量啊,都是组装机,所有的零配件都是从外面采购的,成本更高。华为的很多零配件都是自家代工生产的,成本较低。从毛利率的角度来看,华为已经是世界第一了,比外国的那些思科、爱立信、戴尔高不少。”
“思科?”
周不器眉梢一挑。
思科才是世界通讯行业的老大,其次是爱立信和诺基亚。
早年华为刚起步的时候,总是被这几家起诉。现在则不太一样了,华为在很多领域已经超越了,比如交换机。华为交换机的质量和技术含量,超过思科不好说,超过爱立信、诺基亚应该可以的,物美价廉。
郑健笑着说:“思科当然很强大,各个方面比华为要强不少。但是,思科是一家美国公司,用工成本太高,毛利率就下去了。”
周不器点了点头,“还有研发经费。”
郑健道:“对,这也是华为迅速崛起的关键。通讯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太高,小公司根本玩不起。这方面是华为的巨大优势。同样投入10亿美元的研发经费,思科、爱立信这些公司,可能只能做一个大项目,国内有用工成本的优势,10亿美元也许能开启五个大项目的研究。只要华为按照目前的策略坚持下去,避开所有外界的视线低调做科研,闷声大发财,别说什么爱立信、诺基亚,超越思科也是早晚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