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爹爹,你不了解他 (第1/2页)
林如海略带几分呵斥的语气,当即便惹得林黛玉不悦,微蹙着眉头,与林如海相视不肯退让。
父女二人暗暗较着劲,岳凌无比汗颜,刚起身想要打个圆场,却被两人一人一个斜视的目光给吓了回去。
林黛玉有了较真的心思,那真是满府的人都执拗不过她,自安京侯府上就是如此。
许是管家管的久了,林黛玉拿出这身段来,气势还不比林如海低几分,振振有词道:“爹爹最在乎的便是林家的家风,以旧茶来待客,可是我林家的待客之道?”
林如海眉头一紧,咂了咂舌道:“他,他不一样。”
听了林如海的说辞,林黛玉反而愈发气愤了,“岳大哥为何不同?难道因为关系更亲近,就可以不拘小节,更怠慢了?”
林如海被驳斥的哑口无言,只好呼了一大口气,招呼一旁丫鬟道:“去,换了新茶过来。”
林黛玉嘴角一弯,眉飞色舞的望向岳凌,一脸的得意。
岳凌却愈发拘束了,双腿并拢,双手垂在膝盖上,目光不偏不倚的垂看脚尖。
待新茶奉上,林黛玉重新为岳凌斟了一盏之后,才满意的呈了过去。
鉴于爹爹方才服了软,林黛玉也没忘了爹爹的好处,也顺便给林如海也斟了一盏,便回到两个姨娘之前的座位去了。
捧着女儿递上来的茶盏,林如海心情很是复杂。
因为林黛玉的身体极差,他从来不舍得让林黛玉来做些什么事,头一回接到女儿亲手斟的茶,林如海很是感动,可一想到只是岳凌的陪衬,是沾了他的光,林如海胸中便是一口气翻涌不停。
再想一想,林黛玉主动上来斟茶,很可能两人平时都将此事习以为常了,自己感动之处,只是二人相处中的常事,林如海更是一时都不知如何开口再与岳凌交谈了。
排斥心中,还夹杂着几分艳羡,林如海的情感从没这么复杂过。
闭眼一口闷了林黛玉的茶水,果然是甘甜清冽,还带着丝丝茶香,林如海暗暗捱下一口气。
林黛玉如此护着岳凌,当面他不好翻脸,闹得太过不堪了,只能与岳凌随意交谈几句,将林黛玉单独留下,再质问她些问题。
偏头望向岳凌,林如海徐徐开口道:“听闻你搜刮了江浙富商,供入京中三千万两银子?”
岳凌愕然想道:“三千万两?不是五千万吗?”
岳凌便只是默默点头,并没回应。
林如海沉了口气道:“这事情早就在官场上传开了,是做的不错,今年年节的岁俸,都比每年多了几成,待你再回京后,当不会被之前的文官排斥的太严重了。”
“只是这一件件都是轰动朝廷内外,木秀于林啊。”
“当然我也明白你的难处,事情做得好,可不是错事。回到京城之后,也不要掉以轻心,被有心之人捉了把柄。”
岳凌皱了皱眉,默默颔首,又问道:“我远离朝堂数载,对今日朝堂形势不够明晰,还望林大人能不吝点拨。”
一般外派的大员,头顶上都会有一个朝中大员撑腰,譬如严阁老之于胡宗宪,明摄宗之于戚继光,而岳凌只听命于皇帝。
身负皇命只需将事情做对,投皇帝的喜好,不必忌惮朝局如何。
但在岳凌的建议下,这些年朝堂动荡的十分厉害,甚至连丞相都被罢免,如今仍在空缺之中。
朝堂局势,岳凌了解的也不够详细。
林如海探花出身,为官数十载,同榜之人大多都坐上了高官,即便是在扬州,获知消息也比岳凌更为灵通。
听岳凌请教公事,林如海也并非个公私不分之人,便颔首应道:“自陛下推行新政,决心整顿吏治之后,朝中两派泾渭分明,以安相为首的浙党,反对新政,以东方治和柴朴为首的支持新政。”
“勋贵,宗室皇亲都未有表态。”
“待你苏州的案子一发,安相罢相以后,这新政的大势便是无法阻拦,当切身利益被波及后,勋贵一脉也有些坐不住了。”
“毕竟他们享受了不少的优待,赋税也因赐田减免许多,但也因此,许多田地都挂在他们名下,用来避税。这次厘清鱼鳞册,便会让他们以后的收入大打了折扣。”
“将来对他们而言,日子会愈发的难捱,待你回京重用,多半面对的还是这些武将出身的勋贵。”
适时,韩大来到门廊之下,掀起毡帘一角向林如海点头示意。
林如海叹了口气,便道:“若论起朝政的确有很多事可说,但你留在苏州也不是一日两日,日后还有时间来谈。”
“今日舟车劳顿,先去歇息一会儿吧,等到了晚宴,我再差人唤你。”
“东奔西走,你也是忙段日子,今年年节且就在这里歇下吧,让为兄也尽了地主之谊。”
人家请离,岳凌倒也没有再追问的道理,当是父女二人要单独谈心了。
拱了拱手,岳凌应下道:“多谢兄……兄长,稍后再会。”
林如海颔首还礼,眼看着岳凌起身出门,随韩大走着,而一旁与两位姨娘闲话的林黛玉,看着岳凌走了,便也起身与两位姨娘道别。
“岳大哥走了,我也要回去了,晚宴再闲聊吧?”
林黛玉起身,便欲要与林如海也行一礼告辞。
林如海都要忍不住翻出了白眼,待毡帘落下之后,急忙唤住了林黛玉,“玉儿,你往哪里去?八载不归家,难道你还没话与爹爹说了?”
两位姨娘自觉的将茶炉中又装满了水,而后结伴离去,顺便将呆呆站在场上的雪雁也带走了,堂上只剩了父女两人。
林黛玉颇为无奈的回过身,又来到了林如海身边,偏偏头问道:“爹爹你说嘛,方才你不说,我还以为要之后再说呢。”
“我就是没话说,你怎能跟岳凌走呢?将爹爹置在何处了?”林如海紧了紧眉头,又道:“人都走净,无人旁听,这便是之后了,坐上来说话。”
林黛玉嘟了嘟嘴,坐到了岳凌方才坐过的椅子上。
林如海眉头一蹙,暗道:“这丫头怎么回事,怎么不坐这边,难道没人教过她,不能坐别人的热凳子?”
眼看着林黛玉就用岳凌方才用过的茶盏,要为自己斟茶,林如海当即瞪大了眼睛,一把夺过了林黛玉手中的茶壶,重新翻了个茶盏出来,给她斟了一盏。
林黛玉不明所以,捧着爹爹斟的茶,浅浅啜着茶,一双眉目含情的大眼睛,眨呀眨的望着。
自己的女儿,林如海还是不忍心措辞严厉的教训,暗叹口气,道:“多年不见,玉儿倒是变了个性子,旧时恬静不好动,今日却活泼的如同兔子,嘴巴还厉害的很,真教爹爹头痛。”
林黛玉将茶盏摆放好,轻轻抚平了衣袖,双手交叠在身前,腰杆也挺直了些,瞪着眼睛问道:“哪里?女儿哪里变了性子。”
“不过,爹爹还是老样子,没多少变化,见到爹爹身体康健,女儿着实高兴。”
林如海松了口气,自从他们回来以后,这还是头一回让他感觉到舒心,有了这个女儿没白生的感觉。
默然片刻,林如海又提及林黛玉母亲之事,问道:“去祭拜你的母亲了?”
林黛玉点点头,眸中略有些失神。
每每提及最疼爱她的母亲,林黛玉总会变了些脸色,而如今,更是因为墓穴中飞出了蝴蝶,让她大受震撼。
也自那以后,便决心与岳凌一生一世了,两人的关系才更上了一个台阶。
林黛玉想要诉说些奇异的事,可牵扯了她和岳凌,又不方便吐露给爹爹,话到嘴边还是咽了下去,只轻轻垂头。
见她的脸色不佳,林如海便也扯开了话题,“也罢,先不提这些事了,还是论一论你的事吧。”
“我的事?”
林黛玉眉眼稍抬,疑惑的蹙了蹙。
林如海实在不想提及赐婚的事,让林黛玉吃了这定心丸,便旁敲侧击问先打探道:“你与岳凌的关系如何?”
原来是这回事,林黛玉甜甜一笑,羞涩的摆弄着手指叉了叉,“嗯……我和岳大哥,诶……”
“岳叔……”
岳凌不在了,林黛玉方回过神来,脸色立即憋得通红。
这般嚅嗫的样子,林如海看不下去了,索性摆摆手道:“你平日里如何称呼,便就如何称呼好了,但爹爹问你的事,你必须要如实回答。”
林黛玉点了点头,面上没太多欣喜之色,只是双脚忍不住荡了荡。
“我们关系还不错,岳大哥很照顾我,煎药熬药为我治病,带我一起锻炼身子,一起读书,一起顽乐,还一起出门看风景,一起做了很多之前都没想过的事。”
“一起出门?一起做……”
在喝茶的林如海差点没将茶水都喷在地上,重重的咳了起来。
林黛玉赶忙绕到他身后,为他轻轻拍着后背,“爹爹,你没事吧?”
林如海取出手帕,擦拭了遍嘴角,郑重问道:“你们都做了什么事?难道,你做了什么出格的事?你可是个闺阁的姑娘,怎能与外男太过亲近?”
林黛玉脸色一红,说她和岳大哥亲近吧,也没逾越过那条线,睡在一块的时候,两人都是穿着贴身衣物的,甚至林黛玉还多一层肚兜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