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嘉靖:从长生开始 > 第三百三十一章 贵妃诞子,双喜临门!

第三百三十一章 贵妃诞子,双喜临门!

第三百三十一章 贵妃诞子,双喜临门! (第1/2页)

大明朝,京城。
  
  内阁五阁老,高拱、胡宗宪、李春芳、海瑞、朱衡,于紫禁城觐见。
  
  一如上次欧罗巴大陆出现重大变故,法兰西王国为西班牙帝国觐见一般,时隔数月,萧皇贵妃娘娘也要分娩了。
  
  事关龙嗣,圣上龙驾腾移,重返紫禁城,但在朝廷中,关注度显然没有皇后分娩那么大。
  
  皇后、皇贵妃,一步之差,但境地却天差地别。
  
  皇后,是皇帝正妻,后宫之首,地位等同于皇帝在前朝的地位,母仪天下。
  
  皇贵妃,则是皇帝侧室中地位最高者,高于其他妃嫔,但始终低于皇后。
  
  皇后,是皇帝嫡妻,所生皇子为嫡皇子,在“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贤”的正统继承中,占据着绝对优势。
  
  皇贵妃,是皇帝侧室中最高等级,相当于副后,可也只是相当于,所生皇子与其他妃嫔所生皇子均为庶出,地位永远低于嫡皇子。
  
  皇后统领后宫,管理后宫所有事务,而皇贵妃,则只有皇后不在,或皇后不便时,才能代理皇后管理后宫。
  
  就如先前,皇后孕晚,这后宫大大小小的事务,就暂时先交给了皇贵妃沈氏。
  
  在服饰上,皇后与皇帝一样,能穿明黄色服饰,在朝冠上,镶有三百二十颗明珠,皇贵妃却只能穿金黄色服饰,在朝冠上,明珠不过一百九十二颗。
  
  皇后年俸禄千两,皇贵妃年俸禄八百两。
  
  皇后去世称崩,葬礼规格与帝格无二,可与皇帝合葬帝宫,皇贵妃去世称薨,葬礼规格低于皇后,多葬于妃园墓。
  
  在永陵的万年吉壤中,已经葬下了圣上的原配皇后,孝洁肃皇后陈氏,孝烈皇后方氏两位仙逝皇后。
  
  如果今朝皇后不遭废后,也能葬入永陵万年吉壤中,但萧皇贵妃却大可能葬入妃园墓中。
  
  另外,皇后最特殊的方面,便是能与皇帝同受百官朝贺,拥有与玉玺印章几乎相同的皇后之玺,尽管太祖高皇帝规定,“后宫不得干政”,可皇后却从法理上拥有单独处理政务的权力,圣上所降旨意,为圣旨,而皇后所降旨意,是懿旨。
  
  而这份权力,皇贵妃却没有半分。
  
  所以,文武百官对此次萧皇贵妃分娩,反应平平,哪怕降下龙子,也是庶皇子。
  
  在此之前,大明朝已经有八位嫡、庶皇子降生,今所留的,两位庶皇子,废裕王朱载垕,景王朱载圳两人。
  
  论嫡庶,萧皇贵妃所生,是庶皇子,论长幼,废裕王不提,景王可还在大明朝南面活动着呢。
  
  非嫡非长,贤与不贤,尚是未知之数,萧皇贵妃与皇后,都属于民间之女,在皇后分娩时,朝野内外无数人士巴结逢迎,要不是国丈、国舅铸下大错,即便皇后所生太平公主,一位大明朝侯爵就呼之欲出了。
  
  但萧皇贵妃分娩,从朝廷到地方,都没有向萧家巴结逢迎的迹象。
  
  论现实,这天底下,恐怕没有官场更现实了。
  
  人走茶凉,在官场,人有时候还没走,茶就已经凉了。
  
  萧皇贵妃分娩,远比皇后顺利,阁臣们还走在紫禁城中,便听到太监、宫女的高喊称颂,“萧皇妃娘娘诞下龙子”。
  
  阁臣们的脚步都不由得顿了下,喜悦之余,又不免有几分复杂。
  
  不管怎么说,大明朝又多了位皇子,以后圣上龙驭归天,皇位总不至于再在废裕王、景王之间选择,多了个选择。
  
  复杂的是,数月前,万众期盼的嫡子降生该多好。
  
  “福王,可以出京就藩了。”海瑞开口道。
  
  高、胡、李、朱俱是一愣,差点忘了,景王朱载圳先被逐国、裕王朱载垕再被废逐国后,其子,也是皇孙的朱翊钧,被迫留在京城,以备不测。
  
  初住在海瑞府上,封王后迁回原裕王府,今福王府,海瑞与李妃约定,两家结为了儿女亲家。
  
  一转眼,福王朱翊钧都快四岁了,皇家早慧,据说是个聪明的孩子。
  
  在萧皇贵妃诞子,众人复杂,无人注意的角落,海瑞率先想起了自己的亲王女婿。
  
  京城是个牢笼,至少对于福王朱翊钧来说是这样的,能早日跳出去,也能多为自己活一日。
  
  高拱走在最前,声音却能无误传到最后的朱衡耳中,说道:“萧妃子初诞,福王离京就藩之事,不必那么急吧?”
  
  作为传统文臣,高拱的想法很简单,在京的龙子龙孙越多越好,一来,江山社稷传承无忧,二来,夺嫡之争,向来对文官之首有利,左右逢源,火中取栗。
  
  这份险恶用心,倒是不难想,海瑞立刻反驳道:“几年前,元辅曾是裕王府下的中流砥柱,后因严嵩、徐阶之流,和前裕王朱载垕绝了情义,与前内阁首辅大臣张居正共同倒严、倒徐,以致前裕王走投无路,误入歧途,上演子逼父宫的闹剧,裕王被废被逐,福王以国本在京数年,难道,元辅顾念往日旧情,欲辅皇孙上位?”
  
  诛心之言。
  
  别说福王没有继承大统的可能,就是立为储君,在朝的高拱,在野的张居正,都会日夜坐立不安,毕竟,朱载垕逼宫失败,被废逐国,二位国之栋梁也是出了一分力气的。
  
  那福王,从出生之日不久,就住在海家,受海母影响,受海瑞教导,别看小小年纪,“君父”二字,早已深入内心。
  
  “天下无不是的君父”,是严嵩、徐阶、张居正、高拱,说白了严嵩内阁最常说的话,但说归说,想可未必。
  
  海瑞认为“君父亦会犯错”,却发自内心,至诚至孝。
  
  如果福王朱翊钧成为储君,再成为大明皇帝,必将迎回废裕王,尊为太上皇,到那时候,一旦反攻倒算,他和张居正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辅皇孙上位,决然不可能!
  
  不愿辅人上位,却留人在京,再说下去,就把“无耻”二字刻在头上了,高拱默然闭上了嘴。
  
  胡宗宪、李春芳、朱衡全程眼观鼻鼻观心,对同僚斗法,皇家事务不感兴趣。
  
  慈宁宫,到了。
  
  门前有一东西向狭长的广场,两端分别是永康左门、永康右门,南侧为长信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