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 第二百一十三章 傅友德的提醒,朱棡的决定!

第二百一十三章 傅友德的提醒,朱棡的决定!

第二百一十三章 傅友德的提醒,朱棡的决定! (第1/2页)

草原上出现了诡异的的一幕。
  
  十几万明军与三千新军对峙。
  
  气氛已是剑拔弩张。
  
  仿佛下一刻,双方就要爆发一场激烈的冲突。
  
  朱棡按住胯下不太老实的马,神色亦是一变再变。
  
  张辅的脸上戴着黑色的魔王面具,看不清他的表情。
  
  三千新军将士亦是如此。
  
  唯有凌厉的目光和手中的动作,表明了他们的态度。
  
  朱棡所骑的马,又开始压制不住地左右走动,他慢慢抬起手,缓缓闭上了眼睛。
  
  眼下的局面完全超出了朱棡的预计。
  
  没有朝廷的准许,私调十几万大军出关作战,这件事如果搁在某个将领身上,不管是什么样的功臣勋贵,那都妥妥的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他是晋王,当今陛下的亲儿子。
  
  不可能因这件事而丢命。
  
  但亲王爵位呢?
  
  前不久,朝廷才刚刚下旨,废除原来的宗室制度,实行降爵继承制。
  
  同时明令对犯错的宗室,将会给予削爵废爵的严惩。
  
  他无疑撞在了风口上。
  
  一旦回禀朝廷,恐怕亲王之位,再难保住。
  
  朱棡不甘心啊。
  
  没有亲王之爵,没有三卫亲军,他的诸般谋划,将全部成空。
  
  将来就算老朱去世,他也再没有了争夺天下的本钱和资格。
  
  可不认输,又该怎么办呢?
  
  举兵造反?
  
  这肯定不可能。
  
  老朱还活着呢。
  
  他一个藩王,还是皇帝的儿子,以子反父,不可能有任何成功的胜算。
  
  甚至朝廷都不用调什么兵,只要老朱一道圣旨,如今还听他调令的诸将和士卒自己就会先乱起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中间选择。
  
  那便是消灭眼前这支明军,再将锅推到北元身上,同时,也抢了对方的军功。
  
  张辅率新军与北元骑兵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全军覆没。
  
  而后,晋王率十几万大军,大败北元。
  
  这个说法很完美,朱棡能向朝廷交待。
  
  朱允熥不仅不能治他的罪,还得捏着鼻子褒奖他。
  
  即使以后被发现事实真相,朝廷也不可能再为新军翻案。
  
  一则造成的不良影响太大。
  
  二来嘛,这支新军若一战而亡,朱允熥便没有太多制约他朱棡的手段,只能怀柔拉拢。
  
  明知道是他做的,也只能认了。
  
  问题在于,真能将眼前这支新军全部歼灭吗?
  
  如果是以前,谁向朱棡提这个疑问,他都会毫不犹豫赏对方两个耳光。
  
  自己十几万大军,还吃不下区区三千新军?
  
  这是什么脑子能想出来的?
  
  可如今,目睹战场的现状,再看新军全体毫不畏惧坦然面对他的十几万大军,朱棡的心,有些动摇了。
  
  毫无疑问,之前现场发生了激烈的战斗。
  
  战斗的结果,则是新军以极为微小的代价,近乎无损的击败了北元骑兵。
  
  战场上丢下了无数的尸体。
  
  以朱棡的目力,他能推算出草原上大约抛下了上万具尸体。
  
  那前来攻打新军的北元军队,又该有多少人呢?
  
  三万?
  
  五万?
  
  或者更多?
  
  北元骑兵战力惊人,若真是几万北元骑兵,都吃不下眼前的三千新军,反而被对方击败,丢下上万具尸体后狼狈逃窜,那自己眼下所带的十几万大军,也未必能歼灭眼前这支新军。
  
  这个念头多少有些荒诞,令朱棡一时间难以接受。
  
  但眼前的战场又在无声诉说着这一切,令他不得不认为,这极有可能就是真相。
  
  何况新军摆出来的阵势,明显是一点都不怕。
  
  以三千对十几万,新军反而气势上更胜一筹。
  
  思索半天,朱棡终究没有敢下达进击的命令。
  
  旁边,傅友德厉声喝道:“大胆张辅,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出言质疑晋王殿下,难道你想造反吗?”
  
  相比朱棡的惊慌,在沙场征战无数年的傅友德显得冷静了许多。
  
  他深知眼下的情况,首先便是要将忠孝道义的大旗,抓到自己这边。
  
  傅友德向上方拱手:“陛下令晋王殿下坐镇太原,防范北元铁骑南下,这是晋王殿下身上肩负的重任。”
  
  “晋王殿下听说有北元铁骑南下,便集结兵马,赶了过来,欲与北元铁骑决一死战,护我大明江山。”
  
  “这难道这还有什么不对呢?”
  
  “朝廷不许藩王出关,那又如何?”
  
  “军国大事,自当临机决断,岂能墨守成规,固步自封?”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当日你随太孙殿下出征台湾,陛下三令五申,令太孙殿下和尔等搬师回朝。”
  
  “可你们却根本不听,反而带着大军,去了倭国。”
  
  “要说治罪,岂不是先得治太孙殿下和尔等的罪?”
  
  “晋王殿下职责在身,守土有责,率军出关,亦是份内之事。”
  
  “你随意质疑亲王,令新军将士以枪炮瞄准殿下所率的大明军队,难道是想造反不成?”傅友德骤然厉声大喝。
  
  朱棡不由得暗暗钦佩。
  
  姜还是老的辣。
  
  傅友德比他年龄大,遇事之时,亦要稳重许多。
  
  这番说词,当真犀利万分。
  
  将责任全部推到了对方身上。
  
  锅甩得干干净净。
  
  妙啊!
  
  “是嘛?”
  
  对于傅友德的反驳,张辅却是不慌不忙,从怀中拿出了一纸公文:“本将领兵出发前,太孙殿下曾召本将议事,给本将下了一道教令。”
  
  “其中明言,若晋王殿下无旨意而擅自率兵出关,则令本将其拿下,押送回金陵城问罪。”
  
  他拱了拱手,道:“晋王殿下,末将亦是职责在身,不得不听令行事。”
  
  “还请晋王殿下下马,上我的囚车。”
  
  “晋王是忠也罢,是反也好,总归回了金陵城,朝廷自有定论。”
  
  “颖国公的伶牙俐齿,颠倒黑白之言,不如留到朝堂上,与陛下,与太孙殿下,与满朝诸公去说吧。”
  
  此言一出,场中所有将领的脸色,皆是赫然大变。
  
  晋王又怎么可能会乖乖束手就擒呢?
  
  然而,未等众人多想,便听得张辅又喝道:“诸位将领,你们是朝廷的将领,可不是晋王的私兵。”
  
  “无旨意却盲从晋王之命,私自率兵出关,已是犯了重罪。”
  
  “难道此时还不醒悟,仍要跟着他一条道走到黑吗?”
  
  “可知国法无情?”
  
  “你们再不及时回头,就要犯下弥天大错了啦!”
  
  他的声音刚落,一名将领骤然出声指责道:“张辅,你算个什么东西,不过是一个指挥佥事的儿子。”
  
  “你父亲张玉在这里,也只有乖乖听话的份,没有他插嘴说话的地方。”
  
  “你以为太孙殿下赏识你,让你指挥三千新军,你就能将尾巴翘到天上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