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 第一百九十章 大明开疆,自今日起!黄子澄的党羽!

第一百九十章 大明开疆,自今日起!黄子澄的党羽!

第一百九十章 大明开疆,自今日起!黄子澄的党羽! (第2/2页)

“太孙殿下出征倭国,得胜归来,自是天大的好事。”
  
  “可若因为一场胜利,便骄傲自满,让大明从此走向无休无止的战争,那却是万万不可之事。”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君王应怜惜百姓民生,不能为了建功立业,便不惜民力,肆意驱使百姓征战四方,此中教训,自古以来便比比皆是,还望太孙殿下三思!”
  
  其他官员也纷纷出列。
  
  “还请太孙殿下三思!”
  
  “还请太孙殿下三思!”
  
  “还请太孙殿下三思!”
  
  朱允熥淡淡一笑:“本宫知道你们的担忧,但本宫告诉你们,本宫并不打算扩军备战。”
  
  “相反,本宫已决定,将裁军百万。”
  
  此言一出,下方所有人再度愣住。
  
  不是要开疆拓土,要远征周围蛮夷诸国吗?
  
  怎么又变成裁军了?
  
  “你们觉得开疆拓土,征服蛮夷,就会让我无数大明将士马革裹尸,埋骨他乡吗?”
  
  “本宫告诉你们,你们错了。”
  
  “本宫此次出征,荡平了倭寇,收复了台湾,也征服了倭国,但是,我大明海军将士,没有一个人战死沙场。”
  
  “本宫将他们全部都带回来了,一个人都不少。”
  
  朱允熥铿锵有力,振聋发聩。
  
  众官员皆惊讶万分。
  
  此前虽然看过战报,但除了第一场在翁山县剿灭倭寇的战报之外,其他的战报上,都只说取得了什么战绩,有哪些收获,却一直没有提及大明海军伤亡多少人。
  
  他们猜到大明海军的伤亡一定很小,却没有想过竟然连一个人都没有战死。
  
  “如今我大明有一百八十多万军队。”
  
  “本宫认为,大明只需要精兵强将,不需要这么多的冗兵冗将。”
  
  “大明不会穷兵黩武。”
  
  “大明即使要出征海外,亦不致发动几十万人的远征,更不会让太多我大明的儿郎埋骨他乡。”
  
  “本宫只会派少量的军队,便如同出使他国的使团一样,去巡游世界各国。”
  
  “本宫这样说,你们满意了吗?”
  
  场中鸦雀无声。
  
  众官员都还在消化这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消息。
  
  裁军?
  
  太孙殿下竟然要一边对外扩张一边裁军?
  
  这……
  
  如果是以前,他们一定会觉得这太过于离谱。
  
  怎么可能在发动对外战争的同时,又进行裁军呢?
  
  但想到大明海军所取得的战绩,又觉得合情合理。
  
  若大明每一支军队都拥有大明海军的战力,那大明确实不需要这么多的军队。
  
  如果只是派遣小规模的军队远征,他们也没有任何理由反对。
  
  “太孙殿下英明,下官再无异议。”
  
  当下迅速有官员转变立场,表态支持。
  
  “下官也无异议。”
  
  “下官亦无异议。”
  
  很快,众官员纷纷改口。
  
  对于裁军的事,朝堂上绝大多数官员都是支持的。
  
  要说反对,也是那些手握兵权的勋贵武将。
  
  但他们本身就是朱允熥最坚定的支持者。
  
  虽然心里对裁军感到忐忑不安,却也不可能在此时反对他的决定。
  
  “既然没有异议,那此事就这么定了。”
  
  “令礼部将诏书诏告天下。”
  
  “今日天色也不早了,大家都散了吧。”
  
  朱允熥挥了挥手,令众官员尽皆退下。
  
  这时,之前来传旨的公公,又回到了皇宫。
  
  “陛下说了,倭国不过是蕞尔小国,国主又岂能妄称天皇?以后应改称‘大王’。”
  
  朱允熥愣了愣。
  
  大王?
  
  那岂不是天皇两字去头?
  
  挺有寓意的啊!
  
  倭国的头顶上还有一片天,那就是大明。
  
  大明的天子,才能称皇帝。
  
  倭国的国主,可不就是大王吗?
  
  “皇爷爷还有什么其他的指示吗?”朱允熥问道。
  
  “陛下让奴婢将足利义满押回来了,令严加审问,看大明还有没有其他人和倭国勾结。”
  
  他走到近前,压低声音,道:“奴婢觉得,黄子澄也应严加审问,他在朝中,必然还有同伙。”
  
  “只有将那些人都揪出来,太孙殿下执掌朝政才会顺畅无阻,再无人敢与太孙殿下为敌。”
  
  朱允熥眼前一亮。
  
  对啊!
  
  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掀起大案,铲除敌手,这一直都是老朱的拿手好戏!
  
  之前的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杀得人头滚滚,也让洪武大帝的权威彻底巩固。
  
  眼下的黄子澄,不正好可以加以利用吗?
  
  谁反对自己,谁反对即将要推行的种种新政,谁就是黄子澄的同伙!
  
  妙啊!
  
  黄子澄罪恶滔天,罄竹难书。
  
  只要一公布,必定会引来天下声讨。
  
  那谁是黄子澄的同伙,朝中和地方还潜藏着多少与倭国勾结的人,可就要好好查一查了。
  
  反对税务司征税的地方豪绅,或是裁军时故意对抗朝廷的将领,再或是其他和自己作对的大臣……
  
  没错!
  
  这些人必定是黄子澄的同伙,是与倭国勾结的大明叛徒!
  
  朱允熥喜不自禁,当即开始盘算起来。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