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飘了 (第1/2页)
孙重楼出手是奉了蒋庆之的命,这一点严嵩心知肚明。但老元辅却每每送些好东西给孙重楼,外界针对蒋庆之的谣言传到他那里,严嵩也恍若不知。
黄茂乃是大同地头蛇,这些谣言的后面,是否有他在推波助澜?
若是有,严嵩不出手管教自己的狗,那便是想看蒋庆之的笑话。
呵呵!
蒋庆之取下鱼儿,穿上蚯蚓,一个漂亮的甩杆。
孙重楼拿着一大包肉干过来,“少爷,是严嵩送的。可要丢水里去?”
蒋庆之笑眯眯的道:“吃吧!”
严嵩此举便是在告诉蒋庆之:救命之恩老夫没忘,不过老夫只记得是孙重楼出的手。
蒋庆之笑的很是开心,让不知孙重楼救过严嵩的徐渭满头雾水。
“老徐,若是我和严嵩亲密无间,陛下会作何想?”
徐渭接过孙重楼丢来的一块肉干,见色泽不错,不禁笑了笑,“一个执掌朝政,乃文。一个在军中威望不做二人想。文武联手……换了伯爷做这个帝王,晚上怕是也会睡不安枕。”
“所以啊!要疏离。”
蒋庆之喝了一口酒水,头痛越发轻了。
“这还魂酒果然管用。”蒋庆之觉得阳光明媚,心情不禁大好。
严嵩此举是在暗示:咱俩不能走的太近,否则对谁都没好处。
要闹起来!
让外界看到你我二人之间矛盾重重。
文武之间,不能走的太近。
若是把你救了老夫的事儿告知外界,陛下会作何想?
朕身边的文武两大巨头联手了!
老严啊!
这人都特么活成精了。
蒋庆之往后一倒,双手枕在脑后,悠闲的看着蓝天白云。
“少爷。”孙重楼走过来,坐在蒋庆之身边,“咱们何时回家?”
“回哪个家?”蒋庆之问。
“当然是新安巷啊!”
“苏州府那个家呢?”
“那不是家。”
“为何?”
“苏州府那些人看不起咱们。”
“那新安巷就看得起了?”
“新安巷那些街坊都说我是好汉,说少爷是什么栋梁。还有,我听有人说什么……家中有女儿长得颇为可人,愿意送去伯府侍奉少爷。哼哼!他们以为我傻,不就是想让自家女儿做妾吗?”
孩子说话没有章法,孙重楼也是如此,他念叨着新安巷的那些街坊,如数家珍。
蒋庆之闭上眼睛。
脑海中都是妻子的影子。
“收拾行囊,明日回京!”
回城后,蒋庆之去见了严嵩。
“我明日回京。”
“嗯?”严嵩一怔,他觉得自己的暗示蒋庆之应当明白,可蒋庆之的反应也太大了吧?
而且这不是把锅丢给了老夫吗?
老夫的善意啊!
就这么被你蒋庆之给糟蹋了。
“老夫乃是文官……”
“家中娘子这几日应当生产了,我心中挂念。”蒋庆之看着严嵩,说:“元辅此行虽说有军功,可却差些意思不是。”
统领大军回师,能给严嵩增添不少威望。
捷报会先行一步,传播于北方,以及整个天下。
凯旋的大军便会成为天下人瞩目的焦点。
统领大军回师的著名奸臣严嵩严首辅,便会被天下人聚焦。
——据说严嵩亲自冲阵,并斩杀敌军。
——这个奸佞,好像不是那么坏啊!
士大夫们一旦确定了谁是自己的对手,第一招便是造势。
不,是造谣。
老严是贪婪,是蝇营狗苟,但他有外界说的那么坏?
不见得!
历史上被士大夫们斥之为奸佞的老严被抄家,家产不少。但被士大夫们赞美为贤臣的徐阶外号是什么?
——徐半城!
奸佞的家产竟然没有贤臣的多,这特么打了谁的脸?
但舆论毕竟掌握在士大夫的手中,他们说谁是奸佞,天下人就觉得谁是奸佞。
甚至他们造势说帝王贪婪,眼里只有钱财。或是帝王昏聩,任用奸佞和权阉,天下如此局面,便是帝王所为。
于是嘉靖帝、万历帝……一位位帝王在民间的口碑就这么坏了。
坏的掉渣。
于是万历帝派去收税的人被纵火烧死,百姓还高呼死得好。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庞大帝国每年需要多少钱粮才能维系。
当朝中财政枯竭时,帝王被迫增税,百姓因此怨声载道,乃至于诅咒帝王早死。
但他们不知晓的是,自己为烧死帝王税吏的欢呼,在推波助澜,便是在为自己种祸根。
帝王收不到士大夫们的税,便只能从他们身上薅羊毛。
当他们在为帝王吃瘪欢呼时,却不知那些士大夫们在嘲笑这群蠢货果然够蠢,不但为自己背锅,而且还特么为自己背税。
所以看历史不能简单看记载,还得要结合当时的局势,从财政,从朝局纷争,从外部威胁等各方面综合考量。
士大夫们造势的能力天下无双,严嵩因此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可当他率军凯旋时,天下人将会重新审视这位奸佞。
严嵩是人老成精,但贪婪的本性却令他心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