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唠到人麻了 (第2/2页)
文素素笑眯眯地看着徐采苓,眼神里全是满意,等她把目光从徐采苓身上往后面班里同学看时,嘴角的笑容就烟消云散了,忍不住抬手扶额。
方为也扭头往后面看了看。
只能用稀烂来形容。
方为能看得出来柳知意是有心想要做好动作的,但双手双腿不太听话,勉强努力了一阵后,最后放弃跟随,只是原地在不停的踏步起来,像是等待接收指令的机器人似的。
偏偏她的气质清冷,落在其他同学眼中就很酷很帅,于是排她队伍后面的大部分同学,便也学着她在原地踏步……
不多时,广播操的音乐结束,众人才得以解放,站在原地松了口气。
徐采苓也松了口气。
这点小小的运动量自然是不会让她感觉到累啦,只是因为紧张,整个过程都没怎么呼吸,差点把自己给憋死了!
停下动作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扭头看看方为,看看身后的同学。
方为偷偷给她竖起大拇指。
“嘿嘿……”
少女这才满意下来,乖乖在原地站好,等待解散。
……
“我刚刚紧张死了!!”
“嗯。”
“我做得怎么样,有没有哪里做错了?”
“没有,很标准。”
“那其他班带操的,他们做得怎么样?”
“我没看他们,只看你了,不过他们也都做得不怎么样。”
“你跟着一起做了吗?”
“肯定。”
“带操好累,下次都不想带了。”
“嗯。”
“我刚刚紧张死了!!”
“你说过了。”
“哦,我知道,我就是看看你有没有认真听我讲话。”
“……滚。”
队伍解散,上楼的时候,徐采苓就叽叽喳喳地跟他在吐槽刚刚的事。
方为都习惯了,女人嘛,无论年纪大小都这样,不管好话坏话、好心情还是坏心情,只要她说出来了就好了,不然让她憋在心里,迟早有一天会憋成个大炸弹。
这大概就是徐采苓的[充电方式]吧,反正遇到了什么事,她总要这样找方为唠半天的。
等把方为唠到人麻了,她也就充满电了,精神抖擞地拍拍屁股走人,又是元气满满的模样了。
方为回到教室。
柳知意已经回到座位上了。
虽然才八点多钟,但操场的太阳还是挺晒的,她天生的冷白皮,一点都不禁晒,才不过晒了这么一小会儿,俏脸就红扑扑的,额头也有些汗,似乎刚用手帕擦干过了,她这会儿正双腿抬起踩在椅子架上,身子缩成一小团儿,手里还捏着手帕,自顾自地发呆。
方为没打扰她,少女这会儿正在[充电]呢,并重新把屁股上的根长到椅子上去。
……
距离上课还有几分钟的时间,班上热热闹闹的。
事实上同学间的感情建立,比方为想象中还要快得多,刚开学那两天,大家都只是跟原本熟悉的人玩儿,但毕竟都是年纪不大的同龄人嘛,换了座位之后,很快就跟新认识的同学玩到了一块儿去。
全班一共也就四十二人,加上曾经的记忆,方为轻易地就记住了每个同学的名字。
他没上过大学,但也曾听上过大学的同事说过,说大学四年了,到毕业都认不全自己班的同学。
方为当时感觉挺震惊的,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正拿出课本准备上课时,前桌女生拿着个几何本转了过来。
她叫叶晓丽,与王巧云一起同桌,坐在方为和柳知意面前。
平时方为和她们俩说话不算多,但这些天下来,两个前桌女生对他也很熟悉了,毕竟他还是班长嘛。
跟上辈子的印象大抵一致,两个前桌女生成绩都是中游,但性格都挺外向的,很好相处。
“班长,要玩五子棋不?”叶晓丽这样问道。
方为这才明白她手里拿着的几何本的意思,毕竟这两天没少看她俩上课时还在偷偷玩五子棋。
棋是没有的,棋盘也是没有的,只有各自手里的一支笔和这个画满绿色小格子的几何本。
玩法也很简单,在几何本上,一个打√,另一个打O,谁先连成五个就赢,从小学时候就这么玩了。
小学时玩得东西更多,什么弹珠子啊、跳格子啊、躲避球啊、翻花绳啊、拍纸片啊等等,也不知道这些游戏是怎么做到全国统一的,哪怕是这样小海岛乡村里,少年少女们都这样玩儿。
当然了,毕竟现在大家都是光荣的初中生了,不再是小学生了,很多小学时玩的游戏,这会儿大家也觉得幼稚了,于是就玩点大人的游戏。
“好啊,你想怎么玩?”方为也饶有兴致地问道。
“三局两胜!”叶晓丽笑道。
“行,离上课还有五分钟,够赢你两盘了。”方为看了看时间。
“哇,班长你好嚣张,巧云都下不过我。”
“我让你嗒!”一旁的王巧云也笑着打她一下。
三人在聊天的时候,柳知意就在安安静静的看书,像是对此毫无察觉似的。
哪怕同为女生,但叶晓丽和王巧云都不太敢跟柳知意说话,少女们虽然读不懂她,但也能感受到她身上清冷的气质,加上是大城市来的人,天然地就感觉跟她有距离感。
不过作为游戏发起人,叶晓丽想了想,还是礼貌地询问了一下她:
“柳知意,你要一起玩吗。”
其实叶晓丽已经做好了被她拒绝的准备。
别说叶晓丽了,就连跟她同桌的方为,也已经想好了柳知意拒绝的方式——轻轻地摇摇头,甚至连声音都不会发出。
“好啊。”
“……”
“……”
确信自己没有听错,方为略显惊讶地看着她。
似乎……有所改变?
叶晓丽也愣住了,但很快就笑了起来:“那,时间不多,我和班长下一局,然后再和你下一局,轮流下,怎么样?”
“嗯。”
柳知意点了点头。
表情依旧清冷,但心跳怦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