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四章 面向未来的改革开始了 (第2/2页)
三院主官均由工匠系统出身的官员担任。
以后三院事务相关的奏章,由三院大学士专门负责,协助皇帝处理和传达。
以后礼部只负责传统形式的科举。
这份圣旨宣读出来之后,现场的所有宗室、勋贵、官员、工匠们都是满心的惊愕。
设立女子学校并开办专门的女子科举,这两件事情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朱简烜借着这件事情做的权力调整。
这首先是再次调整了礼部的权力和职责,主要是把学校和学生的相关事务摘出去了,还将科举相关事务一分为二了。
同时正式拔高了科学、工程、教育三院的地位。
朝廷的其他部门主官侍郎,以及分管几个部门的尚书们,能给皇帝直接上奏章,但不能自行带着奏章直接去找皇帝。
他们的奏章要让通政司公开传递,要让内阁主动参与相关讨论。
还是因为现在的朝廷部门太多了,皇帝对各部门的主官都不是很熟悉,经常要让内阁先给皇帝介绍情况。
朝廷各部机构的地位在内阁之下。
各部的侍郎甚至分管多个部门尚书们,总体的地位也都在内阁大学士之下。
以前科学院和工程院的主管工匠,李锐和汪莱等人作为皇帝的亲传弟子,能以私人的形式直接去找皇帝说事儿。
但那种形式不是官方的。
现在皇帝的这份圣旨,在官方层面正式给了三院这样的特权。
三院主官身份直接就是大学士,不光明确可以直接去找皇帝报告,还要排除其他大学士的参与。
而且三院直接多了三个固定的大学士,天工朝的大学士数量虽然较以往变多了,但也从来没有超过十个过。
现在三院的主官直接占了三分之一的份额。
以后三院就不是三个常规的朝廷部门了,而是介于内阁和部门之间的机构。
现场的宗室、勋贵、官员们,心中都觉得皇帝实在是太偏爱这些工匠们了,只能说真的不愧是天工皇帝。
但他们心中也都是服气的,天工皇帝能当上皇帝,大明能有现在的成就,工匠们确实功不可没。
朱简烜也一直以来就是摆明了忠实工匠,倒是让大部分人员都没有往别的地方想。
实际上,朱简烜的这种调整,是开始尝试构建新的权力构架了,这是给自己去世之后的大明准备的。
欧洲和美国有三权分离,神洲的分权逻辑与欧美不同,分权制衡的思路也不一样。
神洲的教育和科举,直接关系到整个整个官僚体系更新换代,而官僚体系又是神洲帝国政治构架的基础。
神洲的教育考试相关事务非常重要,至少可以与欧美立法体系相提并论。
所以朱简烜要构建一套相对独立的教育考试系统。
让教育院主管新式学校教育和考试,同时让礼部继续保留传统科举考试系统,两者之间也产生一定的对抗作用。
未来学校科举系统出身的官员,与传统科举体系出身的官员,很大概率会形成具有一定对抗性的阵营。
与此同时,朱简烜自己判断,自己去世之后,工匠们的地位很可能会迅速下降。
自己要为了这种应激式的下降提前做好对冲式的拔高。
大部分工匠们不擅长权力斗争,自己要在活着的时候给他们时间,形成类似学阀的既得利益群体。
所以把教育、科研、工程这些有相关性的权力、人员、资源绑在一起炼化。
这个体系的天然骨干就是自己的徒子徒孙们。
把传统的技术工匠师徒传承与学校相结合,扩大到整个国家乃至世界的规模。
朱简烜的声威和权力前无古人,也很可能是后无来者的了。
现在除非是强行大幅度砍掉宗室、勋贵、官僚们的到手的利益,把追随自己的既得利益者全都打到对立面。
否则对于各种常规调整性质的改革,都不会遇到什么实质性的阻碍。
就算是会让很多人的利益受损,但只要不会动摇他们的地位,他们也都会选择承受。
因为一直以来,无论朱简烜的计划多么的离谱和不可思议,最终的结果基本都是他们大获全胜。
就算是有人短暂的损失了一些利益,最终也会获得更加长远的巨大的利益。
大明的官僚、工匠、勋贵、宗室们已经形成路径依赖了。
在朱简烜的计划遭遇巨大的失败,他们本人也因此遭受了巨大损失之前,他们现在的思维定势不会改变。
所以朱简烜的现在的改革基本可以为所欲为。
就算是现场的官员们心中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听完李锐宣读的皇帝圣旨之后也全都恭恭敬敬的领旨照办。
朝会结束之后,各部门的官员马上开工,优先干皇帝新安排的活儿。
朱简烜的两大弟子,汪莱和李锐俩人,负责组建新的教育院,从礼部手里接管原有的学校相关部门。
朱简烜这个皇帝,在臣子们忙碌的时候,也在继续构建和完善自己的改革计划。
朱简烜现在自己当皇帝的时候,无论大明的政府构架是什么结构的,自己的命令都能被良好的贯彻执行。
这是自己个人的巨大威望和权势造成的,不能说明现有的权力构架是不是合理。
等到自己离开之后,行政体系否能继续相对稳定高效的运转,就是构架本身的合理性决定的了。
虽然朱简烜现在的政令毫无阻碍,却要以就算没有自己的威望影响朝廷也能稳定运行为目标,做全面的改革。
从天工二十六年开始,朱简烜开始陆陆续续的发布各种诏令,调整和改变朝廷上的权力和事务流程。
比如对标三院大学士,给大理寺卿、都察院都御史都加大学士身份,就职之后默认进内阁参与机务,也都直接向皇帝报告。
这是将司法体系和监督体系,都从传统的政务体系之中彻底剥离,作为两套独立的系统自行运转。
相当于把法院和检察院独立出来,提高到与行政机构接近的地位。
又把勋封部改勋封院,同时设勋封院大学士,也直接进内阁参与机务,直接向皇帝报告勋封事务。
这件事情的影响更小,勋封部本来就高度独立,勋封部的主要官员也全部都是勋贵,专门管理勋贵事务,与常规政务无关。
与此同时,大理寺卿、都御史、勋封大学士的设立,让科学院、工程院、教育院的地位不再那么特殊。
普通官僚们开始觉得,皇帝是要调整朝廷部门构架了,不是专门提高工匠地位。
在心中稍微松了口气的同时,也同时开始担心接下来还有更多的调整,未来几年他们可能会非常的忙碌。
本来已经基本形成惯例的各种办事流程,可能都要被打乱了重新梳理了。
但天工皇帝想干的事情,没有人敢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