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章 三个浑人 (第1/2页)
颜白不想过多地理会这个苦行僧。
在玄奘的手札里,这个苦行僧是他的记名弟子。
准确的说这人曾经是一名吐蕃人。
先前是一伙马匪的首领。
自玄奘和颜白在西域分别后,被玄奘感化了。
这位就陪着玄奘在这西域绕了一个大圈。
去了天竺,然后又一起回来。
但这位可不是善茬。
准确的说在西域这片土地活着的每一个马匪都不是心善之人。
心善之人在这片没有法度的土地上是活不下去的。
玄奘心善么?
玄奘的心当然是善意的,当然也是分人的。
越是聪慧的人,他也越是把善恶分得清楚和明白。
佛法里面讲“诸受皆苦,诸法无我,诸行无常”,这是行为和准则。
强调慈悲和智慧。
孔子能诛杀少正卯。
那玄奘也会成为荡平奸邪的灭世佛陀。
玄奘真要张口闭口阿弥陀佛,他是走不到天竺的。
玄奘是高僧毋庸置疑。
但他一定也是一位狠辣和智慧并存之人。
佛法高,手上的功夫也高。
他是藏剑于身待时而动的君子。
也是德高望重,矢志不渝,舍身为法的绝世高人。
佛法厉害,手段也厉害。
谁要是把玄奘当作一个烂好人。
那绝对是他这辈子犯过最大的错误。
玄奘可是能徒手拿起烧红的火炭的人。
世人皆说这是神的本事。
他们是不知道玄奘手上的老茧有多厚。
尤其是虎口位置,程怀默看了都摇头。
当玄奘单手握住陌刀尾部,单手举刀并轻松举起插到一边。
太监头子剪刀面露骇然。
而颜白已经跑了。
颜白问过剪刀,如果让他和玄奘仅用拳脚打一场,结果是如何?
剪刀说他会被玄奘一巴掌扇死。
颜白清楚的记得剪刀在那里哭惨:
“老天爷,走了万里路还平安归来的人,这身体素质那可不是他这种残缺之人可比的。”
用剪刀的话来说,玄奘学会了佛门秘法,气血旺盛。
颜白怀疑,小兕子的病就是用这种秘法治好的。
颜白也问过小兕子。
小兕子说她发誓了,谁也不能说。
至于什么天竺秘法,颜白是不信的。
玄奘本身的存在就很让人怀疑。
他本身就是一个活着的奇迹。
苦行僧在那时候成为玄奘的弟子,一路护着玄奘西行。
他为什么没有成为玄奘的亲传弟子颜白不知道。
但今日一见,颜白知道了。
这位的心和玄奘的心不一样。
这位应该是想着自立门户,自成一派。
这样的人进不了长安。
自然也成为不了玄奘的弟子了。
心太大了,这样的人进长安会害了整个佛门。
但这样的人去吐蕃就很好。
在山上建立自己的佛国,然后大唐不断的往里面掺沙子。
不知不觉间就跟后世的中东一样。
打了几千年,想消停都消停不了。
颜白是特意来找的苦行僧。
如果他愿意听从自己的安排,颜白就给他一条生路。
如果他不愿意,颜白就准备替玄奘清理门户了。
生和死总得选一个不是?
颜白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继续在热闹的龟兹闲逛。
眼前的一切让颜白惊叹。
这龟兹的富裕让人惊叹。
当然最让颜白惊叹的是自己刚刚走过的那条大街。
大街不长,也就一二百米左右。
但在这一二百米的距离颜白看到了七个铁匠铺子。
铁矿石堆满了铺子后面的整个院落。
铁器颜白也看了,里面什么都有。
如果你的钱少,你买的铁器质量就一般。
如果你给的钱够多,那铁器的质量就很好。
店主的珍藏竟然不比陈摩诘的手中的横刀差。
通过和店主的交谈,颜白惊讶的发现。
龟兹最出名竟然不是香料,而是他的冶铁。
尤其是武器锻造更是闻名遐迩。
西域许多国家和部族的铁器多是从龟兹这里购买的。
怪不得吐蕃看上了龟兹,突厥看上了龟兹。
原来由头在这里。
店主看着陈摩诘的横刀爱不释手。
竟然要拿出自己的珍藏和陈摩诘交换。
颜白在店主的眼睛里看到了渴望。
有渴望就代表着他们并未停止对技艺的研究。
在这条路上他们一直在往前。
(pS:这个没瞎说,参考文献季羡林的《龟兹研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