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曝光历代皇帝六维图,老祖宗慌了 > 第七百零四章:耗羡归公·高薪养廉

第七百零四章:耗羡归公·高薪养廉

第七百零四章:耗羡归公·高薪养廉 (第2/2页)

……
  
  大唐。
  
  李世民嗤笑一声。
  
  “就这么讨论,一辈子都没个结果。”
  
  “这些人所言,皆是从他们的利益出发。”
  
  “若是强力推行耗羡归公,州县不给督抚送礼,督抚也自然就会减少给京官送礼,这是不利于他们的。”
  
  “但这些老油子就不说自己的私心,偏偏言里言外的意思是提出原有的制度,既不增加百姓赋税,又让州县官员满意。”
  
  “其实是冠冕堂皇,希望维持原有的制度不变罢了。”
  
  李承乾疑惑道:
  
  “但他们俸禄低确实事实啊?”
  
  李世民耐心道:
  
  “所以才要把耗羡归公。”
  
  “耗羡是决然无法避免的,与其让他们张口随意定下火耗银数目,不如将火耗银定为正税的一部分。”
  
  “数量不用多,既不增加百姓负担,又能公开透明解决火耗银问题。”
  
  “剩余的一部分充公,一部分用于官员养廉。”
  
  “这样一来,上级因为有养廉银,不必收下级贿赂,且又光明正大,还能保住官声,不至于受下级挟制,所有吃用皆为皇上恩赐,十分有利国家。”
  
  李承乾点点头,又疑虑道:
  
  “终究是口中夺食,他们会同意吗?”
  
  李世民捻着胡须,放声大笑:
  
  “那就看雍正此人的魄力了!”
  
  ……
  
  【雍正见众多官员均是站在自己立场上分析,难以有定论,知道再议论多久也难有结果。】
  
  【雍正二年七月初六,雍正下令,全国推广山西、河南的做法。】
  
  【而且,在诏书内的几句训话说得十分透彻。】
  
  【“州县火耗,原非应有之项。因通省公费及各官养廉,有不得不取给于此者,然非可以公言也。”
  
  “朕非不愿天下州县丝毫不取于民,而其势有所不能,且历来火耗皆州县经收。”
  
  “而加派横征,侵蚀国帑,亏空之数不下数百余万。”
  
  “原其所由,州县征收火耗,分送上司,各上司日用之资皆取给于州县,以致耗羡之外,种种馈送名色繁多,故州县有所借口而肆其贪婪,上司有所瞻徇而曲为容隐。”
  
  “此从来之积弊,所当剔除者也。”
  
  “与其州县存火耗以养上司,何如上司拨火耗以养州县乎!】
  
  ……
  
  大宋·哲宗时期
  
  赵煦忍不住大喝一声“好!”
  
  “与其州县存火耗以养上司,何如上司拨火耗以养州县乎!”
  
  这雍正是真真掐住了改革的七寸!让贪欲之蛇俯首帖耳!
  
  这句话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州县用火耗养上司,上司就会包庇,这样的话,吏治就会不清。
  
  吏治不清,政令就会不通,百姓就会遭殃,国家就会受损。
  
  “官员们只看到了州县,而皇帝看到的是整个天下!”
  
  赵煦激动的面红耳赤,好像那发起改革之人似他一般!
  
  他嘴里激动的念叨着:
  
  “天下是朕的天下,朕要的是天下太平,而非以维持官员满意为准则!”
  
  “雍正……大气魄!”
  
  “可惜……”
  
  赵煦激动一阵,又冷静下来。
  
  清朝的根源从一开始就错了。
  
  “雍正啊……”
  
  扬汤止沸。
  
  ……
  
  【此时,还有一些自作聪明的官员开始施行“缓兵之计”,提出,既然山西已经在实行,就让他们实行几年,看看效果再推向全国。】
  
  【雍正给予明确答复:“此言甚非。天下事,惟有可行与不可行两端耳,如以为可行,则可通之于天下,如以为不可行,则亦不当试之于山西。”】
  
  【这种驳斥,再一次表明了雍正改革的决心,让所有人不必心存幻想。】
  
  【雍正即位就推行的吏治改革,从清算亏空始,到耗羡归公、施行养廉银,逐渐堵住了原有的贪污腐败源头,很快就取得明显效果。】
  
  ……
  
  大清·雍正时期
  
  雍正强压着嘴角。
  
  总算说了点顺心如意的了。
  
  “当然,朕亦不能保证这制度将来无任何弊端。”
  
  雍正好整以暇地对弘历说道:
  
  “推行当中,各省能行者听其举行,不行者亦不必勉强。”
  
  弘历:?
  
  谁问你了?!
  
  而且话是这么说,皇帝要全国推行,哪个省敢不执行?
  
  弘历皮里阳秋了一阵,突然道:
  
  “将来若真出现问题怎么办?”
  
  雍正正高兴呢,也没细想,只是自信道:
  
  “将来出现问题?到时候自然有解决的办法。”
  
  弘历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对,船到桥头自然直。
  
  ……
  
  【耗羡归公,使地方经济经费明确化、预算化,对地方行政的实施是一大进步。】
  
  【但国家所有政令的执行,又离不开各级官员。】
  
  【耗羡归公堵住了州县官的额外经济来源,上级官员因为缺少了州县官员的奉送,日常迎来送往都受到限制。】
  
  【当时流行一种“至清则不如不做官”风气蔓延,官员们不再愿意做官。】
  
  【于是雍正就在各省提解的耗羡银中,拨出一部分,高薪养廉,给予各级官员补贴。】
  
  【各级官员养廉银的数量,从数百两到三万两不等。】
  
  【如一品文武官员,原有俸银为一百八十两,直隶养廉银增加到一万五千两,富裕的两江总督达到三万两。】
  
  【七品县令年俸银原为四十五两,养廉银各省补贴均在六百两到一千二百两之间。】
  
  【江西、浙江最高达到一千九百两。】
  
  【经过改革,雍正朝国库迅速充盈。】
  
  【康熙去世时(1722)国库存银只有八百万两,雍正即位第一年就有了好转,增为一千二百万两,到雍正五年(1727),高达五千万两。】
  
  ……
  
  {然后就上头了,去打噶尔丹二号了。}
  
  ……
  
  正嘻嘻的雍正瞬间不嘻嘻了。
  
  他有预感……不,他确定了!
  
  这事他得让人念叨一辈子!
  
  ……
  
  {但不得不说,雍正确实是里外都考虑到了。}
  
  {推行改革,是为了国家富强,堵住贪腐漏洞,并非要出官员的丑,让他们因为缺钱而寸步难行。}
  
  {所以他做出指示,州县等官员,考虑到他们俸银少,无法保持廉洁,容易勒索百姓,可以在耗羡银中确定一定的数字,专门用于日常开销。}
  
  {对于各省的封疆大吏,雍正也考虑他们的境况,取用了应该取的,不伤及廉政的,可以取。}
  
  {平时使用了必须用的,不算滥用的,可以用。}
  
  {不要故意装清廉、沽名钓誉,到最后勒索百姓。}
  
  {如果需要犒赏下级,弄得捉襟见肘,有失封疆大吏体面,这不是我改革的目的。}
  
  {……这个时候我就想说,老朱家的皇帝啊,唉。}
  
  {为了减轻各级官员的负担,雍正多次强调:你们来京城时,不必进献礼物,且永远禁止。}
  
  {雍正:“吏治乃一篇好文章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