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九章朱瀚,朱标大胜而归 (第2/2页)
皇叔若有此心,侄儿愿与皇叔携手,共赴时艰,共创大明新篇,岂不快哉?”
此言一出,宴席上的气氛更加微妙,宾客们交换着眼神,心中暗自揣度着四皇子的真正意图。
朱瀚的面容在烛光映照下显得格外凝重,他微微低头,目光在酒杯中流转,片刻之后,他缓缓抬头,目光坚定地对朱棣说道:
“四皇子谬赞了,瀚身为臣子,职责所在便是辅佐太子,忠君爱国,其他念头从未有过。太子殿下德才兼备,乃是大明未来的希望,瀚自当全力支持。”
朱棣闻言。他轻轻拍了拍朱瀚的肩膀,语气中多了几分亲昵:“皇叔言之有理,是侄儿唐突了。不过,正如皇叔所言,世事难料,未来的路还长,谁又知道会发生什么变故呢?来,侄儿敬皇叔一杯,愿我们都能顺应时势,把握自己的命运。”
两人举杯相碰,清脆的碰杯声中似乎蕴含着无数未言之语。朱瀚一饮而尽,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既有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也有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
放下酒杯后,朱棣缓缓转身,他的眼神在宴会上扫视一圈,最终定格在朱瀚身上,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冷冽笑意。随后,他轻声召唤身旁的心腹谋士靠近,两人低声交谈起来。
“先生,你觉得皇叔对我们真正的态度如何?”朱棣的声音虽轻,却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谋士躬身答道:“殿下,瀚王为人谨慎,心思深沉,今日之言恐难窥其真心。但观其行为举止,对太子殿下确是忠心耿耿,对我等则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朱棣点了点头,眉头微蹙:“这正是我所担忧的。皇叔威望甚高,若他日太子登基,他恐成最大变数。我们需未雨绸缪,早作打算。”
谋士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殿下,若瀚王不能为我所用,确实是一大隐患。但直接动手,确非上策。不如我们借民间之力,造势而为。”
“哦?先生有何妙计?”朱棣饶有兴趣地问道。
谋士压低声音,详细阐述了他的计划:“殿下可暗中派人散布舆论,称瀚王朱瀚乃是我大明的守护神,其功勋卓著,威望极高,已至功高震主之境。
民间向来敬仰英雄,此言一出,定能激起百姓对瀚王的无限敬仰与依赖。届时,我们再适时引导,让这份敬仰转化为对瀚王权势过大的忧虑,如此,朝野上下自会有人站出来,为陛下分忧解难。”
朱棣的眼中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阴鸷,但随即被一抹温和的微笑所取代,他轻声对谋士说道:“此计确实精妙,但需谨慎行事。
我们要确保每一步都走得滴水不漏,既要巧妙地在太子朱标心中种下疑虑的种子,又不能让父皇朱元璋察觉到我们的丝毫动作。民间舆论,如同一把双刃剑,既能为我所用,亦能伤人伤己,务必小心驾驭。”
谋士微微躬身,眼中闪烁着对朱棣策略的认同与钦佩,他细细分析道:“殿下言之有理,臣已精心布置,所选之人皆是口风紧、心思细腻之辈。
他们在散布言论时,会巧妙融合对瀚王功绩的赞美与对太子殿下能否驾驭如此重臣的微妙忧虑,让这一切听起来更像是民间自发的声音,而非人为操控。
如此,太子殿下自然会心生警觉,而陛下即便耳闻,也只会视其为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难以追查到殿下头上。”
朱棣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满意,随即话锋一转,语气中多了几分深沉:“不仅如此,我们还要在朝堂之上布局。
你需秘密联络几位有才情的士子文人,让他们在撰写文章诗词时,不经意间流露出‘功臣当适时退隐,以保君臣和谐’的意味。
这些文字需含蓄而深刻,既能引起朝臣们的共鸣,又不会显得太过刻意,从而进一步在太子与瀚王之间构建起一道无形的隔阂。”
谋士听后,眼中精光一闪,拱手领命道:“殿下深谋远虑,臣佩服之至。臣即刻着手安排,确保每一步都按照殿下的布局精准执行,让这一切看似自然发生,实则尽在掌握之中。”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京城的青石板路。街巷间,茶馆、酒楼、市集相继开门迎客,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在这喧嚣之中,四皇子的谋士精心编织的谣言,如同春日里不经意间飘散的柳絮,轻轻柔柔地落入了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
城东的一家老茶馆内,茶香袅袅,几位茶客围坐一桌,享受着这清晨的宁静与闲适。
其中一位年长的茶客,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对同伴们说道:“诸位可知,近日京中流传着一则秘辛?”众人闻言,纷纷竖起耳朵,好奇地凑近。
“说来听听。”一位急性子的茶客迫不及待地催促道。
“你们可曾记得瀚王朱瀚?那可是咱们大明的守护神啊!”年长的茶客压低声音,眼中闪烁着敬畏的光芒,“想当年,瀚王驰骋沙场,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让北边的蛮子闻风丧胆。没有他,哪有咱们今日的太平日子?”
“哎呀,瀚王的事迹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另一茶客接话道,“只是,如此大功之人,太子殿下真能驾驭得了吗?”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几分忧虑。
“正是啊!”年长的茶客叹了口气,“瀚王战功赫赫,威望极高,太子殿下虽英明神武,但毕竟是初出茅庐,二人之间若有分歧,只怕……”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言下之意已不言而喻。
“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有点担心。”旁边一位看似文弱的茶客忧虑地说道,“大明可不能因内讧而动荡不安啊!”
“是啊,是啊。”众人纷纷附和,议论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莫名的紧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