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五章 追风者越界 (第2/2页)
海船上的士卒这才不紧不慢的将那些捞钩一一取下,以及那些跳上海船才没多久的武国士卒,不论死活,直接丢进汹涌的江水之中。
整一支武国船队的士卒落入江水之中,有不少甚至根本没有再浮出水面。
运气好的那些便抱着碎木,顺着江水漂下去,水性好的便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直接朝着更近一些的江北岸游了过去。
船队当中没有撞沉的船只,便拖着沉重的身子,和仅存的几支大桨,奋力朝着南岸而去。
看那几艘船吃水越来越深的样子,多半也是回不到江南岸就得弃船的了。
那一艘海船,此时才从两侧探出四五十支大桨,探入江水之中,然后挂起了满帆,扬长而去。
裨将脸色铁青,对身边的旗手说道:“向水寨发信号,就说.......翰国水师越界袭击水师船只。”
此时,江上的大雾已经消散的差不多了。
江南岸的一座水营之中响起了急促的聚将鼓,整一座营寨几乎都沸腾起来了。
没有多久,江南岸的烽火台便陆续点燃了狼烟。
这些狼烟甚至抢在那艘海船之前,传到了鄂城水师东大营。
大江南岸沿岸的那些营寨,船队规模较小,士卒数量也不多,都只是预警性质的作用。
像之前那一个裨将的船队
,水营之中的水师便已经算是倾巢而出的了。
而与江南岸形成鲜明对比的,江北岸的那些烽火台,巡逻的队伍,都是一切照旧,一点也没有流露出紧张的样子。
在沿岸狼烟还没有完全消散之前,鄂城外的武国水师东大营便做出了应对。
一艘四层甲板的楼船,率领着蒙冲、大翼、轮船,浩浩荡荡的出了水师大营。
这一支共计十艘船只的武国舰队,缓缓的驶到了大江中线附近,也不下锚,只是操着舟船,凫水一般停留在江中,一字排开,静静的等待着。
这一支舰队这样打横拦着,几乎已经封住了半条江。
没过多久,翰国的那一艘海船从远处现出身影来。
虽然是逆着江流,但这一艘海船靠着四五十支大桨和三面巨大的硬帆吃满了风,仍是一路乘风破浪,速度倒也不慢。
武国舰队的旗舰,向一路西进的海船打出了旗语,要求对方减速,双方好在江中一晤。
海船就算是有心想要冲关,也不可能从这些多桨快船当中突围而出。
尤其是那些在两侧船舷装了七八对甚至十对以上叶轮的轮船,仅仅只动用了其中两三对叶轮就能在湍急的江水当中作出种种灵活如鱼的航行动作来。
海船显然并不想测试这些轮船的极速,非常配合的降了帆,留下两三成的大桨,不紧不慢的划着水,停在了武国舰队旗舰的旁边。
也不知道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旗舰与海船正好隔着三四个浮标,那是大江的那一条中线。
呵呵!现在倒是讲究起来了。
旗舰旗杆上除了武国水师的蛟龙旗之外,还挂着一面帅旗。
帅旗上面有一个刚劲有力的“佘”字。
“佘副将,是武国水师自提督、左右翼总兵之下的第四号人物。鄂城水师东大营的日常军务,便是由他负责的。”
“这一次能够劳动他的大驾,算是看得起我们了。这一位佘副将,应该可以达到大人的要求了吧?”
追风者海船的船长对包丁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对方将领的身份。
包丁听了,嘿嘿一笑,点了点头:“差不多就行了!我们也没有那么大的胃口嘛!”
楼船顶层通常都有爵室,属于楼船之上地位最高之人所专属。
爵室里站着的,通常是楼船上的将领,站得高望得远,方便观察敌情。
此时,旗舰爵室内缓步走出一位年约六旬的老者来。
海船的爵室内,包丁与船长相互谦让了一番,船长还是以“客随主便”为由把包丁推到爵室前面。
佘副将身旁立着一个亲卫,专门负责转达佘副将的原话。
“翰国船只为何无故攻击我武国水师舰船?”
包丁微微一笑,对着身后的闻大师颔首示意了一下。
闻大师随手将一面仍有些湿漉漉的旗帜向旗舰爵室的方向抛了过去。
那一面旗帜在半路便自行展开了来,像是有一只无形的手托在下面,一路送到了佘副将的面前,恰好落在扶手上,像是有人细心的挂在了那里。
这一面旗帜,正是之前那一艘双层甲板楼船旗杆上的一面战旗,用于标识战船所属阵营等等相关信息。
这一面战旗几乎被江面上所有船只上的人都看到了。
这一手功夫,则更是让人惊叹不已!qs
海船与楼船之间隔着约莫有二三十丈的距离,江上还起了大风。
别说是一面软绵绵的旗帜,哪怕是一把投枪要想投得这般精准,对武学大师而言恐怕也是不易做到的。
“武国船只为何无故攻击我白山国使团的座船?”包丁几乎是将佘副将的原话原封不动的送了回去。
佘副将皱起了眉头来,对亲卫示意了一下让后者退下,他自己直
接走上两步,朗声道:“本将乃是武国水师东大营佘副将。不知尊驾如何称呼?不知这“白山国”,又是哪一国?”
包丁一脸倨傲的指了指自己的鼻尖,说道:“我乃白山国之主,阿史那包!我白山国带甲四十万,雄踞漠北。佘副将,你啊,这是孤陋寡闻了!”
“追风者”的船长以及爵室内的众人听了,脸上都闪过哭笑不得的神情。
整个漠北一百零七部的人口,甚至包括获得了自由身的奴隶,还有劳改人员,现在全加起来也就四十万人左右的规模。
这一位阿史那包倒是好,随口这么一说,直接来了一个“全民皆兵”。
佘副将脸色微微一变,阿史那包以及漠北,对他来说并不算是陌生。
武国对大漠上的风吹草动,那可是一向都十分关心的。
姬国与武国更是时常遥相呼应,牵制着翰国的大军,使翰国首尾不能相顾,无法将兵力集中于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