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国潮1980 > 第八百三十四章 一宫邮市

第八百三十四章 一宫邮市

第八百三十四章 一宫邮市 (第1/2页)

1985年5月的邮票牛市中,像京城、沪海这样一线大城市的邮市,每天入市人数都达到一两万人,其人山人海的场面非常壮观,
  
  而在二线三线的中小城市,邮市里也一样高潮迭起。
  
  每天至少聚集着数百上千人,吆喝叫卖声不绝于耳,像个巨大的集贸市场。
  
  津门的一宫邮市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这里每日聚集的人差不多能有数千,在二线城市里已经算是拔尖的。
  
  “一宫”是简称,指的是津门的第一工人文化宫。
  
  很少有人知道,这里其实也是全国第一家工人文化宫。
  
  以1985年的情况而论,因为缺乏官方的认可,大部分城市的邮票市场不是集中在公园内,就是依附于国营邮票公司门口,或历史形成的邮人相对集中的地方,全都是马路市场。
  
  津门的一宫邮市也不例外,真正的交易场所并不在工人文化宫里面,而是在户外的小花园里。
  
  要是客观的说,津门邮市有两个独具特色的地方,和京城,或许应该说,和大部分地方都不一样。
  
  一是这里的交易环境比和平门集邮总公司的马路和好多了。
  
  因为地处过去的租界,周围不但都是洋楼,风景优美,花园里面也不像临街马路那么闹腾。
  
  至少不用一脚不留神,走下了马路牙子,再跟路过的车辆行人起了摩擦。
  
  二是这里参与炒作的主力军也和京城不大一样。
  
  京城的邮市基本上是由退休老人,家庭妇女,和社会闲散人员构成的。
  
  真正在职上班的人不怎么跟着起哄。
  
  而津门邮市的构成阶级,却多了不少年轻力壮的在职人群。
  
  这些人赚钱的欲望更迫切,投机的兴趣更浓厚,胆子也更大,炒起邮票来也就更凶。
  
  为什么会如此?
  
  是因为津门自古的财源是靠码头。
  
  津门有九条大河,南来北往的人都在这儿停,津门人自然见什么就学什么。
  
  再加上城小人多,而且城里没有稳定的居民阶层。
  
  吃不着俸禄的津门人,就得自己给自己找饭辙。
  
  那在这儿要想活好了,勤快、胆量和脑子缺一不可。
  
  这种生存环境下的津门人,心眼子自然就活泛,不养懒人,更欺负老实人。
  
  所以还别看津门和京城只有一百二十公里的距离,但两个地方的人是有本质区别的。
  
  京城人作为首府之都,长久以来生活相对稳定,人就本分,守规矩。
  
  没事就研究文化,琢磨政治,崇拜文化名人和权贵。
  
  津门人呢,成天被迫想尽办法讨吃喝,就过得粗,只能考虑当下,图得是个实惠。
  
  也就格外厌恶权贵名人,认为坐享其成丢人,既不愿意也没办法去墨守成规。
  
  这种源于解放前的遗风,正是这个城市根深蒂固的个性,哪怕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还依然存在着。
  
  于是当全国的邮市一走牛,许多津门人就都不上班了。
  
  他们敢于请假,勇于旷工,甚至不怕跟领导打擂台,泡蘑孤,每天都不错眼珠地泡在这里。
  
  想想就知道,本来城市因为差着级别,津门的工资就比京城低,一个人一个月才挣几十元钱。
  
  那几版邮票几经倒手就可以赚到一年的工资,干这个不比上班强太多了!
  
  所以说,津门邮市上的这些人对炒邮票的热衷,不但不逊色于京城。
  
  甚至从局部来看,兴许热情还超过京城。
  
  别的不说,像受宁卫民的委派,从京城开车一路颠簸而来的“皮尔卡顿高管团”。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宫这地方,才一下车就被这里的人给拍唬住了。
  
  因为他们还没进花园真正的交易区呢,就被老么些个聚集在门口的空地上的“蘑孤队”给缠上了。
  
  这帮人都是职业黄牛,成天守在邮市的最外围,叼着烟卷,游来荡去的寻找猎物。
  
  职业习惯就是,有枣没枣,先打一竿子再说。
  
  只要见有人带个包什么的,就会烟卷一丢,呼啦啦围上一堆,舌灿莲花的揽生意。
  
  就别说今天看见这四个西服革履坐小车来的京城人了。
  
  傻子也知道油水多,能不争抢嘛。
  
  “大哥,有票吗?高价收!”
  
  “大哥,有货吗?咱聊聊好吗?”
  
  “猴票,猴票,五百二一张,五百二一张!你老多少要多少!”
  
  “京城人?看你们车牌子京城来的吧?哎哟,荣幸之至啊。大老远奔津门来,是想出点什么好货吗?嗨……嗨……别走呀,露露宝,咱好好聊聊!真有宝贝,你随便开价啊,我都给你包圆了……”
  
  好家伙,那真像一群野狗一样,恨不能从人身上立马叨下一块肉去。
  
  用津门的本地话说就是“惹惹惹”。
  
  类似于起哄,但又不完全是起哄,这里面还有点不负责任的目的性。
  
  津门人不但会来事,办事也精明着呢。
  
  成功了,有好处,失败了,没损失。
  
  而相对来说,这时候的京城邮市上可还见不到这样的景儿呢。
  
  和平门的邮市上,大家都是心有默契的举牌子招揽生意。
  
  吆喝归吆喝,绝没有这样直接就扑上来,不管不顾的,死缠烂打的。
  
  真聊上了生意,也是小声的,背着别人的,有商有量,和和气气的。
  
  所以这种模式压根就不是皮尔卡顿的几个高管所能适应的。
  
  更糟的是,既然没见过这阵势,就赶紧闭嘴走人呗。
  
  不,这团里有人还嘴欠。
  
  小顾年轻啊,没见过多少世面,听人家问,他还真搭顾。
  
  回嘴就问人家鼠票整版是什么行市,多少钱收。
  
  这一下,彻底褶子了!
  
  那可就跟《西游记的唐僧师徒碰上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似的了。
  
  想想看,这帮人听出了油腥还能放过他们?还不更跟一群苍蝇见了血似的踪着了。
  
  真是死盯啊,再也轰不开,赶不走了。
  
  想要不理不睬,可能吗?
  
  说这句话之前先明白一点,介四哪儿啊?
  
  介四津门!
  
  全天下都知道,津门人可是有名的卫嘴子啊。
  
  再加上这几位外企上班的也不是什么“京油子”,都是喝咖啡的买办阶层。
  
  身在异地,而且在市井中以弱博强,那不让人吃得死死的吗。
  
  这帮子津门人可有三样基本功啊。
  
  一种是吹大梨。
  
  什么是吹大梨?
  
  俗称吹牛皮,说大话。
  
  这个典故有据可查的是,说过去的津门有个吹糖人的,技术不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