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看书

字:
关灯 护眼
零点看书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四百九十七章 刘基勾了生死簿

第四百九十七章 刘基勾了生死簿

第四百九十七章 刘基勾了生死簿 (第1/2页)

说起张希婉,顾正臣甚是想念。
  
  她做得对,自己要开远航贸易,老婆家人不应该来泉州府。
  
  因为自己做事已经够出格的了,时刻都可能会让朱元璋多想。若老婆跟着过来,万一老朱想这小子掌握着火器的秘密,若出海与海寇勾结,那沿海地带还有宁日?
  
  张希婉留在金陵,老朱才能完全放心自己胡来。萧成去而复返,不只是老朱对自己的保护,还说明老朱确实想盯着自己。
  
  这样也好,至少自己做事过分一点,老朱不会认为自己有其他心思。跟着老朱混,想要活得长久,就必须小心一点。
  
  老婆来不了,但老朱的使臣还是来了。
  
  传旨的是礼部主事晏安,旨意内容有些冗长啰嗦,一听就知道不是老朱写的,而是找了枪手代笔。抛开修饰词汇,溢美之词,无关痛痒的话,顾正臣是这样理解老朱的意思的:
  
  你做得对,就是不够狠。
  
  卜家男丁全都砍了,一个都别留着,看着烦心,女眷发配教坊司。
  
  吴康、秦信等一干罪臣家眷,男丁送去凤阳,给咱老家垦荒去,女眷留泉州听凭府衙安置。
  
  泉州府衙关高晖不合适,得送福州继续关,调查清楚了再放出来。
  
  事办得漂亮,咱很高兴,给你老娘和婆娘送去了一百两银子,三十匹布。
  
  ……
  
  市舶司你说了算,行省不过问,但惹出乱子拿你是问。
  
  顾正臣安心了,泉州府吏员也安心了。
  
  皇帝下旨嘉奖,一句责怪的话都没有,说明顾知府深得皇帝欣赏与器重,还能继续留在泉州府为官。
  
  在顾正臣谢恩接过圣旨之后,晏安原本严肃的一张脸顿时挤满笑意,从袖子里又拿出一份文书,递给顾正臣:“顾知府,这是吏部通报的泉州府官吏文凭,彭水县知县聂原济、豊城县知县林唐臣,分别调任泉州府同知、通判,赵一悔官复原职,就任泉州市舶司提举,平遥县主簿成乐官调任惠安知县……”
  
  顾正臣接过文书看了看,眉头紧锁,问道:“晏主事,这聂原济、林唐臣、成乐官等一干人,是谁推选出来的?”
  
  晏安笑道:“自然是中书丞相与吏部一同商议,报请陛下之后定下来的。怎么,顾知府认为这份名录有问题?”
  
  顾正臣收起文书,摇头道:“自然是没问题。”
  
  没问题才怪!
  
  彭水县在哪里?川蜀之地啊,到泉州府三千多里路。
  
  平遥县在山西,到泉州府快四千里路了。
  
  豊城是江西丰城,这算是最近的地了,也有一千二百多里路,而且路还不好走。
  
  能将这一群人从天南地北弄过来,也真是服了他们,他们非要让泉州府官吏空那么久,累死自己吗?
  
  老朱啊老朱,你不会只看人名,没看地点吧,好歹看看人家现在在何处办公啊……
  
  没有办法。
  
  吏部和中书都敲定了,老朱也点头了,这任免文书估计都已经送出去了,等送到了,人再赶到泉州就任,估计要等到洪武八年泉州夏天的第一场雨来了,若有人磨叽磨叽,路上再生个病什么的,等人到了,金陵都能赏梅花了。
  
  郁闷至极的顾正臣招待着晏安,打听着金陵中事。
  
  晏安是礼部官员,整日都忙着给大明制定礼仪去了,知道的金陵事并不多,但还是说出了一件让顾正臣担忧的事:“九月时,孙贵妃去了,陛下敕令礼部议定丧服之制。礼部依古礼,在父亲在时,母亲去世,儿子为母亲服丧一年,若是庶母则不服丧。然陛下对此颇是不满,并让宋濂参与进来。”
  
  “后来宋濂议定,服丧当为三年。陛下定下规制,儿子为母服丧三年,庶子服丧一年。因孙贵妃无子,陛下便命吴王朱橚(一开始为吴王,后改周王)为其服丧三年,命太子、诸王服丧一年。只是——太子不愿意。”
  
  顾正臣眉头一紧。
  
  晏安回想着当时的情景:“太子认为,按照礼制,士为庶母服丧,大夫以上不为庶母服丧。嫡长子为庶母服丧一年,是对宗庙不敬,也是对继统之制的不敬。陛下听闻之后勃然大怒,训斥太子之声从殿内传出殿外。”
  
  顾正臣凝眸,暗暗心惊。
  
  关于礼制这东西,顾正臣并不太懂,尤其是古礼。
  
  但站在朱标的立场上,他的反对情绪是可以理解的。
  
  要知道老朱除了马皇后之外,还有十几个妃嫔,死一个服丧一年,若一年死一个,岂不是要服丧十几年,整天没事干,穿着麻服过日子算了。
  
  这个头一开,日后就得盯着后宫,谁身体不好了还得提前准备好麻布,服丧期间还不能乱来,要严格约束行为,比如太监站在门外拿着小本本记录的行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恐怖猛鬼楼 夏日赞歌 剑道第一棺 为了长生,我挖自家祖坟 修行,从变成反派开始 谁与争锋 最强末日系统 三国之无赖兵王 了不起的盖慈比 仙尊天幽